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虫响莓苔叶响廊,月光如雪露如霜。


铜壶管领催华发,一夜应添百刻长。

露泣寒螀唁断魂,风惊檐铎语黄昏。


羁愁悄悄成危坐,看尽空墙上月痕。

千官奉职衮龙垂,旅卧淮阳鬓日衰。


三月已乖棠树政,二年空负竹林期。


楼侵白浪风来远,城抱丹岩日到迟。

云黯澹,月朦胧。
落叶窗前几阵风。
此时愁正浓。

自笑当年费苦吟。
陈迹梦难寻。
几卷诗篇,几张画稿,几许光阴。

竹影朦胧树影长。
轻烟黯淡月昏黄。
喓喓秋院乱啼螀。

夜静河汉高,独坐庭前月。


忽起故园思,动作经年别。

月落寒雾起,沉思浩通川。


宿禽啭木散,山泽一苍然。


漠漠沙上路,沄沄洲外田。

夜坐弹玉琴,琴韵与指随。


不辞再三弹,但恨世少知。


知公爱陶潜,全身衰弊时。

明朝子当去,我若云失龙。


龙归云未归,索莫将安从。


半夜出户望,参毕已正中。

舜琴曰朕有,语舜郁陶乎。


孝悌怨则否,傲狠愧岂无。


我尝抚卷叹,叹此孟氏书。

夜久方虑寂,空堂灯烛明。


落叶有暂响,暗虫无停声。


力学不为己,甘贫且徇名。

我昔吏桐乡,穷山使屡蹑。


路险独后来,心危常自怯。


下顾云容容,前溪未可涉。

夜与贤豪饮,方闻默坐时。


我斟相乐酒,君咏寄来诗。


莫恨殊喧寂,真缘笃爱慈。

世法人情已尽抛,深林自占一枝巢。


病来不饮疏欢伯,老去惟书作淡交。


马尾动烦刊笔误,蝇头尚可就灯抄。

依约前生是蠹鱼,坐窗不觉晓钟馀。


都忘还笏休官了,浑是担簦应举初。


亥豕安能承谬误,雪萤尚欲补空疏。

蜀剂十杯扶胃气,南烹一箸忍馋涎。


病梨虽以樵贺废,寿栎翻因拥肿全。


已脱坡翁赤猴月,并逃谢傅白鸡年。

并拥三重絮,犹新二尺檠。


屋高先见月,城远忽闻更。


藜杖光芒歇,茅柴力量轻。

坐久乌薪尽,呼童扫叶忙。


海风过雪冷,冬夜抵年长。


故纸真糟粕,枯骴孰臭香。

春阳气未胜,重为阴所乘。


涔涔积雨阕,惨惨馀寒增。


流云郁不开,烈风尚凭陵。

汀沙落席帆,岸柳萦单舸。


小市远微茫,簇水初灯火。

风柳动萧疏,寒星浸寥落。


中宵四寂然,时有游鱼跃。

微寒骚屑窗竹,淡月朦胧夜天。


路暗城头传警,漏稀更士高眠。

灵通寺前老圃,畦蔬想见如云。


谋拙嗟予飘泊,归来与尔知闻。

门庭草草是客,寝室泠泠似僧。


春寒犹须篝火,夜书颇复明灯。

万籁声久寂,三更霜已寒。


老人袖手坐,一气中自存。


自得此中趣,不与儿曹论。

庭户无人秋月明,夜霜欲落气先清。

梧桐直不甘衰谢,数叶迎风尚有声。

半消炉火夜三更,欲灭青灯暗又明。


闭户无人瞑目坐,此时一念悟浮生。

东堂岁云暮,永夜有馀清。


月暗雁程急,霜严鸡梦惊。


微明旁舍火,断续戍楼更。

穹旻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