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忽忆两家同里巷,何曾一处不追随。


闲游预算分朝日,静语多同待漏时。


花下放狂冲黑饮,灯前起坐彻明棋。

鬓毛不觉白毵毵,一事无成百不堪。


共惜盛时辞阙下,同嗟除夜在江南。


家山泉石寻常忆,世路风波子细谙。

庭小同蜗舍,门闲称雀罗。


火将灯共尽,风与雪相和。


老睡随年减,衰情向夕多。

感时思弟妹,不寐百忧生。


万里经年别,孤灯此夜情。


病容非旧日,归思逼新正。

月是阴秋镜,寒为寂寞资。


轻寒酒醒后,斜月枕前时。


倚壁思闲事,回灯检旧诗。

苦思搜诗灯下吟,不眠长夜怕寒衾。


满庭木叶愁风起,透幌纱窗惜月沈。


疏散未闲终遂愿,盛衰空见本来心。

一尊聊有天涯忆,百感翻然醉里眠。


酒醒灯前犹是客,梦回江北已经年。


佳时流落真何得,胜事蹉跎只可怜。

怀君属秋夜,散步咏凉天。


山空松子落,幽人应未眠。

两地俱秋夕,相望共星河。


高梧一叶下,空斋归思多。


方用忧人瘼,况自抱微疴。

理郡无异政,所忧在素餐。


徒令去京国,羁旅当岁寒。


子月生一气,阳景极南端。

幽人寂不寐,木叶纷纷落。


寒雨暗深更,流萤度高阁。


坐使青灯晓,还伤夏衣薄。

剪横枝,清溪分影,翛然镜空晓。
小窗春到。
怜夜冷孀娥,相伴孤照。

暑雨虽不足,凉风还有馀。


乐此城阴夜,何殊山崦居。


月明苍桧立,露下芭蕉舒。

芳林杏花树,花落子西东。


今夕曲江雨,寒催朔北风。


乡书沧海绝,隐路翠微通。

河汉净无云,鸿声此夜闻。


素心难比石,苍鬓欲如君。


露槿月中落,风萤池上分。

梅花已着眼,竹叶况黏唇。


只此留残岁,那堪忆故人。


乱罹书不远,衰病日相亲。

秋河耿耿夜沈沈,往事三更尽到心。


多病谩劳窥圣代,薄才终是费知音。


家山梦后帆千尺,尘土搔来发一簪。

见说卢夫子,诗成手自书。


雪便金帐暖,云荫玉山居。


椒叶储名酒,萍齑荐野蔬。

老恋穷年怯五更,可堪爆竹响新声。


但惊灯火如残梦,岂有心情敌后生。


饧竞胶牙空对白,酒期分岁独怜清。

贫官多寂寞,不异野人居。


作酒和山药,教儿写道书。


五湖归去远,百事病来疏。

遥夜独不寐,寂寥蓬户中。


河明五陵上,月满九门东。


旧知亲友散,故园江海空。

故人音信绝,对月动相思。


清露滴红叶,此怀当告谁。


秋风广陵郭,正是望涛时。

秋晚萧条风露清,星河耿耿漏丁丁。


只应新月频相见,长向玉楼东畔生。

郡僚方贺正,独宿太湖棱。


阶下羞为吏,船中祗载僧。


折梅和薄雪,煮茗对孤灯。

除夜在天涯,共君同忆归。


梦中倾寿酒,堂下著斑衣。


腊雪通宵舞,梅花到处飞。

岁暮洞庭山,知君思浩然。


年侵晓色尽,人枕夜涛眠。


移棹灯摇浪,开窗雪满天。

胡床欲上庾公楼,那复周南叹滞留。


皓魄光连鲛室午,疏星冷浸洞庭秋。


锦袍有兴思姑熟,桃楫无心问莫愁。

学饵霜茸骨未轻,每逢真夕梦还清。


丁宁独受金妃约,许与亲题玉篆名。


月苦撼残临水佩,风微飘断系云缨。

橘斋风露已清馀,东郭先生病未除。


孤枕易为蛩破梦,短檐难得燕传书。


广云披日君应近,倒影裁花我尚疏。

洛阳清夜白云归,城里长河列宿稀。


秋后见飞千里雁,月中闻捣万家衣。


长怜西雍青门道,久别东吴黄鹄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