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湖光非鬼亦非仙,风恬浪静光满川。


须臾两两入寺去,就视不见空茫然。

菰蒲无边水茫茫,荷花夜开风露香。


渐见灯明出远寺,更待月黑看湖光。

苍龙已没牛斗横,东方芒角升长庚。


渔人收筒及未晓,船过惟有菰蒲声。

三更向阑月渐垂,欲落未落景特奇。


明朝人事谁料得,看到苍龙西没时。

新月生魄迹未安,才破五六渐盘桓。


今夜吐艳如半璧,游人得向三更看。

日晚湘水绿,孤舟无端倪。


明湖涨秋月,独泛巴陵西。


过憩裴逸人,岩居陵丹梯。

湖山处处好淹留,最爱东湾北坞头。


掩映橘林千点火,泓澄潭水一盆油。


龙头画舸衔明月,鹊脚红旗蘸碧流。

短楫追凉十里来,夜深却御便风回。


离离蒲叶先秋老,袅袅蘋花带露开。


陌上歌呼簪稻穗,桥边灯火卖官醅。

落日愁思把钓钩,南邻借得采菱舟。


湖心月上明如昼,树杪风生冷逼秋。


壮岁功名惭汗马,暮年心事许沙鸥。

钓船东去掠新塘,船迮篷低露箬香。


十里澄波明白石,五更残月伴清霜。


飘飘枫叶无时下,袅袅菱歌尽意长。

不求奇骨可封侯,但喜枯肠不贮愁。


数点残灯沽酒市,一声柔橹采菱舟。


元知泽国偏宜夜,已就天公探借秋。

烈暑元知不可逃,天将清夜付吾曹。


小舟行处浦风急,健鹘归时山月高。


愚智极知均腐骨,利名何啻一秋毫。

暑气方然一鼎汤,聊呼艇子夜追凉。


微风忽起发根冷,阙月初升林影长。


渐近场中闻笑语,却从堤外看帆樯。

山房犹复畏炎蒸,长掩柴门愧老僧。


两桨去摇东浦月,一龛回望上方灯。


惊飞宿鸟时呼侣,腾起长鱼有脱罾。

嗟我客上都,忽已见暮春。


骑马出闇门,眯眼吹红尘。


西湖商贾区,山僧多市人。

水鸭鵁鶄拍拍飞,菰蒲深处弄烟霏。


唤回二十年前梦,半醉姑溪棹月归。

四顾水无际,三更月未生。


偶成摇楫去,不减御风行。


烟浦渔歌断,芦洲鬼火明。

巩树烟月上,清光含碧流。


且无三已色,犹泛五湖州。


鹏息风还起,凤归林正秋。

池堑秋水净,扁舟溯凉飙。


的皪荷上珠,俯映疏星摇。


深寻畏鱼淰,中路且回桡。

长占烟波弄明月,此心久矣从谁说。


只今一舸漾中流,上下天光两奇绝。


回头忽见西郭门,尚喜苏仙有遗烈。

嘉木绕通川,空林众籁传。


江天清近榻,霜月冷侵船。


尽日供愁坐,连宵只醉眠。

暮舣金龟潭,追随今夕凉。

波纹挟月影,摇荡舞船窗。

夜久四山高,松桂黯以苍。

困倚船窗看斗斜,起来风露满天涯。


亭亭宿鹭明菰叶,闪闪凉萤入稻花。


月下片云应夜雨,山根炬火忽人家。

溪上清风柳万重,绿烟无路月朦胧。


船头忽逐回塘转,一水迢迢却向东。

萤火扬莲丛,水凉多夜风。


离人将落叶,俱在一船中。

看月复听琴,移舟出树阴。


夜村机杼急,秋水芰荷深。


石静龟潜上,萍开果暗沈。

渔村港头初月上,鹅鸭不惊菰荻响。


隔湖烟寺远钟来,居人尽归吾独往。


寒风萧萧寒浪生,舟中欠载酒壶行。

秋云何淡淡,影入夜波清;


倒作银河看,依然星斗横。

林塘夜发舟,虫响荻飕飕。


万影皆因月,千声各为秋。


岁华空复晚,乡思不堪愁。

秦淮流水西复东,倒涵天影磨青铜。


飞廉扫空出海月,明珠飞入琉璃宫。


著我扁舟二三友,江上雪槎泛牛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