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草玄门户少尘埃,丞相并州寄马来。


初自寒垣衔苜蓿,忽行幽径破莓苔。


寻花缓辔威迟去,带酒垂鞭躞蹀回。

此事元无浅与深,着衣吃饭送光阴。


却缘说似痴人梦,便向汪家图里寻。

杏坛何物是家风,只在当人阿堵中。


谁作新图漏消息,淳溪溪上钓鱼翁。

神心洞玄鉴,好恶审薰莸。


云何反自诳,闵默还包羞。


今辰仲冬节,寤叹得隐忧。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
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,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未可甘盘伦,只宜颜般等。
信称馆阁才,句每有清警。


践更既已深,遂亦丝纶领。

喉舌专司历有年,两朝望重志愈坚。


魏公令德光闾里,山甫柔嘉耀简编。


调鼎念常周庶务,劳谦事每效前贤。

从来擢督抚,德才量并重。


以此下僚中,百不一二中。


自知县起者,臻斯必超众。

本朝善治河,靳辅齐苏勒。


斌实可比靳,弗徒保工急。


至其于齐也,有过无不及。

八旗读书人,假藉词林授。


然以染汉习,率多忘世旧。


问以弓马事,曰我读书秀。

西陲用兵时,军需信要务。


统勋既罢斥,特用就熟路。


擘画实尽劳,诸事皆弗误。

遇顺饶有智,逢艰或失算。


究以从政久,经事实明练。


屡罢屡复用,中心惜英彦。

西师历五年,准回两进诗。


两讨凡两阻,兆惠皆经了。


而皆安然出,蒇功荷大造。

从来举大事,要欲众志定。
小利亦何庆,小失亦何病。


阿逆之初叛,众论已纷竞。

初供批本职,后弃侍卫护。


弓矢固所习,悫勤更其素。


止进恒有常,不失尺寸处。

世臣亦近戚,丹诚素所信。


命之习政事,干材亦日进。


金川往经略,旌旗改观奋。

风度如九龄,禄位兼韦平。


承家有厚德,际主为名卿。


不茹还不吐,既哲亦既明。

业师祇三人,其三情向剖。
皇考重英贤,率命书房走。


鄂蒋廷锡以阁臣,蔡珽法海列卿九。

一指当人前,不见泰山高。


离娄闭目时,讵可察秋毫。


至人用心镜,万物不能逃。

木天临翠辇,鸳侣集华簪。


广学心常切,因文道可寻。


横汾阴岂昔,来泮水犹今。

抚序权居北,占星壁在东。


斯干歌翰苑,于乐鬯儒风。


改殿当年异,登瀛此日同。

孝思忠悃本相成,蜀道迢迢去帝京。


自是白云增恋慕,非关绿野乐幽清。


松楸得展酬亲志,魏阙长悬报国情。

纶扉简命出宸衷,元老官仪自古隆。


帝德无私资赞化,臣心匪懈在抒忠。


勤宣天泽敷霖雨,善剂人情布巽风。

黄扉出入领朝簪,宿德耆英眷注深。


才是济川需作楫,功同望岁伫为霖。


常思国事如家事,益励臣心沃主心。

一德登黄阁,三台烛紫霄。


化功兼衮补,和气作羹调。


运轴推元老,持钧序庶僚。

位以中台峻,名因主眷高。


六卿推旧德,百职藉薰陶。


报国吁谟切,衔恩翊赞劳。

密勿黄扉重,清时掌国均。


平成需弼亮,光辅贵经纶。


共勉三公职,无惭一个臣。

玉陛觇风度,金瓯卜姓名。


常时依紫极,何以福苍生。


化理资调燮,吁谟属老成。

且免攒眉对俗人,青山为枕云为身。


这回便得从吾乐,事事从吾事事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