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《悟真篇》是误真篇,三注由来一手笺。


恨杀妖魔图利益,遂令迷妄竞流传。


造端难免张平叔,首祸谁诬薛紫贤。

怅望沙头成久坐,江洲春树何青青。


烟霞故国虚梦想,风雨客途真惯经。


白璧屡投终自信,朱弦一绝好谁听?


扁舟心事沧浪旧,从与渔人笑独醒。

廿年不到石亭寺,惟有西山只旧青。


白拂挂墙僧已去,红兰照水客重经。


沙村远树凝春望,江雨孤篷入夜听。

断塘流水洗凝脂,早起索吟诗。
何处觅西施?垂杨柳萧萧鬓丝。


银匙藻井,粉香梅圃,万瓦玉参差。

霖铃秋雨打空阶。
人坐益清齐。
门掩小蓬莱。

黄岩秋色雨频频。
楼上着闲身。
凉意逼羊裙。

溶溶一叶不成衣。
恰待弄春晖。
幽懒意迟迟。

太白山前终日见,十旬假满拟秋寻。


中峰绝顶非无路,北阙除书阻入林。


朝谒此时闲野屐,宿斋何处止鸣砧?


省中石镫陪随步,唯赏烟霞不厌深。

嵩高云日明,潘岳赋初成。


篱槿花无色,阶桐叶有声。


绛纱垂簟净,白羽拂衣轻。

露如轻雨月如霜,不见星河见雁行。


虚晕入池波自泛,满轮当苑桂多香。


春台几望黄龙阙,云路宁分白玉郎。

清秋来几时,宋玉已先知。


旷朗霞映竹,澄明山满池。


葺桥双鹤赴,收果众猿随。

粲粲美仍都,清闲一贵儒。


定交分玉剑,发咏写冰壶。


风景随台位,河山入障图。

玉人愁道远行难。
风雪怕衣单。
日落到姬山。

有柏有柏,霜露灌之。


□□不萎,霜露何其。


有柏有柏,维叶冥冥。

蘋洲重到杳难期,西倚邮亭忆往时。


北海尊中常有酒,东阳楼上岂无诗。


地清每负生灵望,官重方升礼乐司。

前辈倏云殁,愧君曾比方。


格卑虽不称,言重亦难忘。


谏草犹青琐,悲风已白杨。

太常东署中,五年足栖集。


南风多爽昪,春梅未湫湿。


儿子此生成,琴书此敦习。

凉生花径报新秋。
粉墙下、几枝抽。
白玉琢搔头。

蛮藤剪为杖,楚笋结成鞋。


称与诗人用,堪随礼寺斋。


寻花入幽径,步日下寒阶。

独上七盘去,峰峦转转稠。


云中迷象鼻,雨里下筝头。


水没荒桥路,鸦啼古驿楼。

张侯于我丈人行,十年江湖心乡往。


平生独立白雪曲,少时妙誉青云上。


胡为四十尚飘蓬,逢衣骑马邺城中。

醉卧天涯酒百杯,更添翠袖一双催。


客中但得如今日,不枉秋风瘦马来。

端居太常署,寒日淡孤清。


取酒呼诸友,谈笑方纵横。


韩君士林秀,四海依高名。

稷野英僚抱蕝新,东瓯假守左朱轮。


吴刀列卫州仪盛,越镈催耕海葑春。


萍渚日华摇使旆,蜃天楼影暗潮津。

碧天霜气夜棱棱,人在鳌山第几层。


静极禁关闻下键,暝深连阁见通灯。


蕙薰浮篆才馀火,酒滴供研自不冰。

殿墄涂丹九齿长,珠帘伏奏近天香。


已传乐职来西蜀,更就清斋得太常。


夕燎烘庭思结佩,晓兰薰俗滞华阳。

当年布素定交情,恨不同为出谷莺。


犹作三丞君最屈,遍寻两制我知荣。


湮沉莫厌青衫在,彼此俱嗟白发生。

邦计动宸衷,时贤莅浙东。


量宽吞渤澥,气直禀崆峒。


捧诏瑶池下,辞班玉笋中。

燕子矶头风日黄,游戎校士水中央。


春深痛饮辜司马,日仄清斋虚太常。


大树低花遮勒短,红旗白羽塞卢长。

太常官秩俨清真,特遣南宫甲榜人。


郊祀雅篇亲得奏,伶官丽曲不同陈。


朱坛碧柳时题壁,露笋冰鲥每荐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