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衫半作霜叶枯,遇民如儿吏如奴。


吏民莫作官长看,我是识字耕田夫。



妻啼儿号刺史怒,时有野人来挽须。

昨夜山公倒载归,儿童应笑醉如泥。


试与扶头浑未醒,休问,梦魂犹在葛家溪。



欲觅醉乡今古路,知处:温柔东畔白云西。

道却横波字,人前莫谩羞。


只应同楚水,长短入淮流。

少年喜追随,老大厌諠哗。


惭愧二三子,邀我行看花。


花开岂不好,时节亦云嘉。

暑往讵几时,凉归亦云暂。


相随东山乐,及此身无憾。


聊回清池柂,更伏荒城槛。

苜蓿峰边逢立春,胡芦河上泪沾巾。


闺中只是空相忆,不见沙场愁杀人。

念尔筋力尽,违我衣食恩。


奈何粗犷儿,生鞭见死痕。


旧使常以礼,新怨将谁吞。

巽上离下,利女贞。


初九,闲有家,悔亡。


六二,无攸遂,在中馈,贞吉。

云日初收破柱雷,小窗坐稳兴悠哉。


熏炉花气朝酲解,茶鼎松风午梦回。


谢客门阑风动竹,惜春时节雨肥梅。

宣华种万竿,寒疾适相值。


玉麟种千竿,偶复须药饵。


僮奴狃今昨,竞道竹相祟。

南浦回春棹,东城掩暮扉。


儿修鸡栅了,女挈菜篮归。


风力虽欺酒,花香尚染衣。

二分春色到穷阎,儿女祈翁出滞淹。


幽蛰夜惊雷奋地,小窗朝爽日筛帘。


惠风全解墨池冻,清昼剩翻云笈签。

委羽山前海水飞,赤城霞色乱斜晖。


过庭且喜诸郎至,怀土休嗟旧业违。


李晟孤军终独捷,杜曾百战竟安归。

【其一】


出门一笑莫心哀,浩荡襟怀到处开。


时事难从无过立,达官非自有生来。


风涛回首空三岛,尘壤从头数九垓。

力微任重久神疲,再竭衰庸定不支。

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?


谪居正是君恩厚,养拙刚于戍卒宜。


戏与山妻谈故事,试吟断送老头皮。

孟光家世自清芬,鸿亦幽情慕陇云。


汲水挽车归去好,茯苓日日长松根。

山如浮玉一峰立,江似海门千顷开。


我欲此中成小隐,莫教山脚有船来。

阴云浓压野,风猎树高鸣。


寒禽并枝立,颇以见物情。


目前两稚子,为慰岂异卿。

月出断岸口,影照别舸背。


且独与妇饮,颇胜俗客对。


月渐上我席,暝色亦稍退。

舟中逢献岁,风雨送馀寒。


推年增渐老,永怀殊鲜欢。


江边无车马,鉴里对衣冠。

腊月海风急,雪吹岩下窗。


轻舟不畏浪,昨日过寒江。


渡口复夕兴,区中无与双。

莫嫌寒漏尽,春色来应早。


风开玉砌梅,薰歇金炉草。


稚齿喜成人,白头嗟更老。

鹊声喳喳宁有知?家人听鹊占归期。
物情固不等人事,尔意自惊思别离。


秋花粲粲正可爱,黄菊芙蓉开满枝。

扶风全道名通一,道号无忧。
见画骷髅。
猛烈收心事事休。

江城收灯寒寂历,里巷闭门不复出。


蓬茅数屋逐臣庐,门前樵牛卧斜日。


老人拥褐炉前睡,眼冷不眠思往事。

此身应是宝严师,寓院无人独坐宜。


庭暗微栖残雪影,灯回忽见好梅枝。


萧然于此得佳趣,聊尔闲情非昔时。

文章小技尚无成,宏道何由与命争。


书拙固知聊尔耳,诗寒自觉太僧生。


阅人庭树荣还落,转我窗光暗又明。

何处君家,蟠桃花下瑶池畔。
日迟烟暖。
占得春长远。

柏叶春醅,为君亲酌玻璃盏。
玉箫牙管。
人意如春暖。

鹤舞青青雪里松。
冰开龟在藻,绿蒙茸。
一成不记蕊珠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