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百亩清池傍郭斜,居人行乐路人夸。


自言官长如灵运,能使江山似永嘉。


纵饮座中遗白帢,幽寻尽处见桃花。

自首归来种万松,待看千尺舞霜风。


年抛造物陶甄外,春在先生杖屦中。


杨柳长齐低户暗,樱桃烂熟滴阶红。

曈曈晓日上三竿,客向东风竞倚栏。


穿竹鸟声惊步武,入檐花影落杯盘。


勿嫌步月临玄圃,冷笑乘槎向海滩。

逢人欲觅安心法,到处先为问道庵。


卢子不须从若士,盖公当自过曹参。


羡君美玉经三火,笑我枯桑困八蚕。

寂寞东京月旦州,德星无复缀珠旒。


莫嗟平舆空神物,尚有西斋接胜流。


春梦屡寻湖十顷,家书新报橘千头。

树头啄木常疑客,客去而嗔定不然。


脱辖已应生井沫,解衣聊复起庖烟。


平生诗酒真相污,此去文书恐独贤。

仙人子真后,还隐吴市门。


不惜十年力,治此五亩园。


初期橘为奴,渐见桐有孙。

见说岷峨千古雪,都作岷峨山上石。
君家右史老泉公,千金费尽勤收拾。
一堂真石室。

路傍人怪问:此隐者、姓陶不?


甚黄菊如云,朝吟暮醉,唤不回头。


纵无酒成怅望,只东篱、搔首亦风流。


与客朝餐一笑,落英饱便归休。

倚栏看碧成朱,等闲褪了香袍粉。


上林高选,匆匆又换,紫云衣润。


几许春风,朝薰暮染,为花忙损。

悠悠莫向文山去,要把襟裾牛马汝。


遥知书带草边行,正在雀罗门里住。



平生插架昌黎句,不似拾柴东野苦。

碧草逢春意,沅湘万里秋。


池要山简马,月净庾公楼。


磨灭馀篇翰,平生一钓舟。

拾遗曾奏数行书,懒性从来水竹居。


奉引滥骑沙苑马,幽栖真钓锦江鱼。


谢安不倦登临费,阮籍焉知礼法疏。

我生性放诞,雅欲逃自然。


嗜酒爱风竹,卜居必林泉。


遭乱到蜀江,卧疴遣所便。

暂阻蓬莱阁,终为江海人。


挥金应物理,拖玉岂吾身。


羹煮秋莼滑,杯迎露菊新。

新作湖边宅,还闻宾客过。


自须开竹径,谁道避云萝。


官序潘生拙,才名贾傅多。

忆昨为吏日,折腰多苦辛。


归来不自适,无计慰心神。


手栽两树松,聊以当嘉宾。

曾于太白峰前住,数到仙游寺里来。


黑水澄时潭底出,白云破处洞门开。


林间暖酒烧红叶,石上题诗扫绿苔。

官历二十政,宦游三十秋。


江山与风月,最忆是杭州。


北郭沙堤尾,西湖石岸头。

一别苏州十八载,时光人事随年改。


不论竹马尽成人,亦恐桑田半为海。


莺入故宫含意思,花迎新使生光彩。

惯游山水住南州,行尽天台及虎丘。


惟有上强精舍寺,最堪游处未曾游。

再游巫峡知何日,总是秦人说向谁。


长忆小楼风月夜,红栏干上两三枝。

江上新楼名四望,东西南北水茫茫。


无由得与君携手,同凭栏干一望乡。

三十年前草堂主,而今虽在鬓如丝。


登山寻水应无力,不似江州司马时。


渐伏酒魔休放醉,犹残口业未抛诗。

谢玄晖殁吟声寝,郡阁寥寥笔砚闲。


无复新诗题壁上,虚教远岫列窗间。


忽惊歌雪今朝至,必恐文星昨夜还。

每看阙下丹青树,不忘天边锦绣林。


西掖垣中今日眼,南宾楼上去年心。


花含春意无分别,物感人情有浅深。

忆昔公来一束书,萧然不复畜僮奴。


浮云每叹成苍狗,空谷谁能絷白驹。


才气沙尘埋巨阙,文章林壑吼於菟。

剑溪之南有佳处,山灵尸之不轻付。
张公鼻祖晋司空,谈笑得地开窗户。


溪光如镜新拂拭,白云青嶂无朝暮。

方侯胸中负经济,议论源源有根柢。


借令不用老山林,尚欲著书垂万世。


百年苦短万世长,荣利一时真聚蚋。

宦游再有江西役,南望庐陵每慨然。


未见高楼出云雨,但惊妙语杂风烟。


诸公何止元和盛,独我初非正始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