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楼四望出风尘,见尽关西渭北春。


百二山河雄上国,一双旌旆委名臣。


壁中今日题诗处,天上同时草诏人。

山回水抱独往,路深树密迷家。


有客隔林借问,惊禽蹴落藤花。

空山绝人迹,阒寂如隔世。


泉头自趺坐,鹃声出枫树。

傍水依山结草庐,案头长贮活人书。


不知施药功多少,仙杏花开锦不如。

淡雾滃山腰,清风集树梢。


听泉人习静,伫立面平桥。

潦净泉声涩,秋高木影疏。


天涯来旅雁,江上有鲈鱼。

寒溜浸幽壑,危亭点翠微。


忽惊双鹤唳,有客款荆扉。

晚云明漏日,春水绿浮山。


半醉驴行缓,洞庭黄叶间。

落日山逾碧,孤亭景自幽。


苍江寒更急,客发自中流。

秋月攀仙桂,春风看杏花。


一朝欣得意,联步上京华。

绿树含春雨,青山护晓烟。


携筇出矶上,何以地行仙。

虚阁静潭潭,千山紫翠攒。


幽人无世事,终曰倚栏杆。

往时濯足潇湘浦,独上九疑寻二女。


苍梧之野烟漠漠,断垄连冈散平楚。


暮年伤心波浪阻,不意画中能更睹。

山下飞鸣黄栗留,溪边饮啄白符鸠。


不知此地从君处,亦有他人继我不。


尘土生涯休荡涤,风波时事只飘浮。

往逢醉许在长安,蛮溪大砚磨松烟。


忽呼绢素翻砚水,久不下笔或经年。


异时踏门闯白首,巾冠敧斜更索酒。

花光寺下对云沙,欲把轻舟小钓车。


更看道人烟雨笔,乱峰深处是吾家。

郭熙虽老眼犹明,便面江山取意成。


一段风烟且千里,解如明月逐人行。

一重空翠一重烟,楼阁三层小洞天。


才子最宜花眷属,仙人兮结月婵娟。


那无俊语酬春色,如此闻根亦破禅。

叶叶浓愁寸寸阴,碧云天末澹疏吟。


年时忆听同峰雨,人与芭蕉一样心。

枣花帘额暝烟低,清绝疏寮见旧题。


满径苔□人迹少,仙禽□过竹枝西。

雨过空亭听乱流,无人渔钓鉴湖秋。


晚风夕照闲如洗,明月依稀上白头。

扁舟载得秋多少,荡过闲云又荡风。


曾记荻花枫叶外,斜阳输我醉颜红。

爱掬溪泉浣砚尘,溪花俱晕墨痕春。


可知真砚何曾损,七客于中认主宾。

攓云一径澹风漪,翠筱萧萧冷砚池。


便仿宋书佥片瓦,官私不许怒蛙知。

凉散碧梧影,横琴每夕昏。


静涵千涧水,坐送隔溪云。


仙乐钧天梦,秋声落雁群。

为得风骚趣,柴门迥不开。


人从尘外见,诗向静中来。


消息须微悟,推敲别有才。

水际芦青荷叶黄,霜前木落蓼花香。


渔舟去尽天将夕,雪色飞来鹭一行。

棹郎大似半边蝇,摘蕙为船折草撑。


今夜不知何处泊,浪头正与岭头平。

水漱琼沙冰已凘,野凫半起半犹迟。


千竿修竹一江碧,只欠梅花三两枝。

侬家有轴郭熙山,堕在冰溪雪岭间。


有弟新来眼如月,为侬洗手拾将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