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随计当时入帝城,笙歌灯火夜连明。


宁知六十馀年后,老眼重来看太平。

船头初转两旗开,清晓津亭叠鼓催。


自古江山最佳处,况君谈笑有馀才。


云愁海阔惊涛涨,木落霜清画角哀。

一自苏梅闭九泉,始闻东颍播新篇。


金樽留客史君醉,玉麈高谈别乘贤。


十里秋风红菡萏,一溪春水碧漪涟。

南豳日日接英标,公外追随岂待招。


恶劝酒时图共醉,痛赢棋处肯相饶。


一抛言笑如何遣,频得音书似不遥。

太守九秋霜,通守三春风。
太守镜照胆,通守渊涵空。


古来人才在寒士,皇家人才在宗子。

平世功名路甚夷,不劳谈说更骑危。


早年拭目看成赋,近日收心闻琢诗。


古锦屡开新得句,敝貂方竞苦寒时。

北国亦知岐有夷,何尝烽火报惊危。


拥旃绝漠闻嘉语,缓带临边出好诗。


约我一樽迎嗣岁,待君三馆已多时。

昔闻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作,今听醉翁吟,是沈夫子所弹。


声如冰凘下石滩,嚼啮碎玉绕齿寒。
四坐整衣容色端,醉翁虽醉无慢官。

古郡见郎山,海云遮一半。


阳乌出沧波,光彩临砚桉。


小吏抱牍来,磨墨为点窜。

金山寺僧作咸豉,南徐别乘马不肥。


大梁贵人与年少,红泥罂盎鸟归飞。


我今老病寡肉食,广文先生分遗微。

过江始与风沙隔,京口山连北固牢。


刺史丰仪于体重,邦人全伏以名高。


宴盘紫蟹方多味,古寺青林不厌遨。

帆疏疏,纤绿蒲,二十四幅轻江湖。


高秋逆水上天去,朝过瓜步暮濡须。


长风沙头问鲤鱼,大孤山侧鸣寒乌。

疾湍怒蛟龙,不畏东风逆。


沄沄奔长淮,千里在咫尺。


辞梁始及晨,过宋尚未夕。

涉淮淮水浅,溯溪溪水迟。


君到桐庐日,正值采茶时。


试问严陵迹,今复有谁知。

我久在河内,颇知卫风俗。


沙田多种稻,野饭殊脱粟。


况闻别乘至,伫望大河曲。

举才不避势,必也知其长。


王官诚济济,岂得佐边疆。


代郡实雄要,昔已选帅良。

拜官江上客,乘马不乘船。


独畏蛟龙浪,将归风雨天。


葛花侵野径,源水入腴田。

密树重萝覆水光,珍禽无数语琅琅。


惊帆瞥过如飞鸟,回首风烟空断肠。

州阁纡新绶,乡枌历故廛。


先驱长卿贵,随子大家贤。


桂蠹闽君贡,刀耕越俗田。

金銮失职下蓬瀛,也向淮边领郡城。


堆案簿书为俗吏,满楼山色负吟情。


庐江地近音尘断,何逊诗来格调清。

北门西掖久妨贤,出入丹墀近八年。


且把一麾淮水上,敢思三接浴堂前。


将何政术称循吏,岂有文章号谪仙。

相从常恨十年迟,握手匆匆每自疑。


风艇烟帆还此日,隙烟篱井定何时。


试看子学犹难售,须信吾穷未易医。

月为太阴精,石亦月之类。
月常寄孕于石中,事理如此何足异。


天地始分判,日月各一物。

众人庵尽圆,君庵独云方。
君虽乐其中,无乃太异常。


劝君刓其角,使称著月床。

胡侯外补来钱塘,所居之山名凤凰。


不知元本发何处,蛇颈鱼尾盘高冈。


婆娑欲下大江饮,万里一息头低昂。

石林荦荦森座隅,激水注射成飞渠。


寒音琤然落环佩,爽气飒尔生庭除。


主人清标自可敌,底处胜概为能如。

黄门献赋接群贤,上国知名独累年。


不谓招徕从隗始,至今惭愧在卢前。


簿书几废三馀学,绳墨空勤一割铅。

秦地天下险,秦兵天下强。


曩在景祐末,叛国正陆梁。


渡河窥中原,不见飞鸟翔。

朱轓垂丝旒,千里下扬州。


本郡荣何甚,治中望最优。


高人孙绰贵,节妇孟光尤。

钝斋吾老友,十载拜床下。


抱材恒不售,时已有定价。


叫阍论大礼,不肯诸公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