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不用山僧导我前,自寻云外出山泉。


千章古木临无地,百尺飞涛泻漏天。


昔日菖蒲方士宅,后来薝卜祖师禅。

朝市日已远,此身良自如。


三杯软饱后,一枕黑甜馀。


蒲涧疏钟外,黄湾落木初。

湛然无观古真人,我独观此众妙门。

夫物芸芸各归根,众中得一道乃存。

道人晨起开东轩,趺坐一醉扶桑暾。

皇天遣出家,临老乃学道。


北归为儿子,破戒堪一笑。


披云见天眼,回首失海潦。

卫青开幕府,杨仆将楼船。


汉节梅花外,春城海水边。


铜梁书远及,珠浦使将旋。

斧钺下青冥,楼船过洞庭。


北风随爽气,南斗避文星。


日月笼中鸟,乾坤水上萍。

南海春天外,功曹几月程。


峡云笼树小,湖日落船明。


交趾丹砂重,韶州白葛轻。

乡关胡骑远,宇宙蜀城偏。


忽得炎州信,遥从月峡传。


云深骠骑幕,夜隔孝廉船。

音信连年恨不闻,书来细读却消魂。


人稀野店山魈语,路僻蛮村荔子繁。


毒草自摇春寂寂,瘴云不动昼昏昏。

南州岁晚亦花开,有底堪随驿使来。


看取钟山如许雪,何须持寄岭头梅。

惟昔迁乐土,迨今已重世。


阴庆荷先德,素风惭后裔。


唯益梓桑恭,岂禀山川丽。

明发临前渚,寒来净远空。


水纹天上碧,日气海边红。


景物纷为异,人情赖此同。

昔年尝不调,兹地亦邅回。


本谓双凫少,何知驷马来。


人非汉使橐,郡是越王台。

海郡雄蛮落,津亭壮越台。


城隅百雉映,水曲万家开。


里树桄榔出,时禽翡翠来。

诗人政坐爱闲游,天遣南游天尽头。


到得广州天尽处,方教回首向韶州。

南方瘴疠地,白马东北来。


长城扫遗堞,泪落强徘徊。

越王台下路,搔首叹萍踪。


城古都招水,山高易得风。


鼓声残雨后,塔影暮林中。

郁郁杨柳枝,萧萧征马悲。


送君灞陵岸,紏郡南海湄。


名在翰墨场,群公正追随。

上将坛场拜,南荒羽檄招。


远人来百越,元老事三朝。


雾绕龙山暗,山连象郡遥。

琳宫清净思悠哉,颇似山林未肯回。


五日趋朝真自适,一樽无事得频开。


董狐执笔何时易,马援征蛮未遽来。

曾送飞龙白日翔,未应中路许还乡。


鹤归仍有当年伴,松老知经几度霜。


城下宝坊聊寄榻,朝中振鹭旧成行。

圣朝选将持符节,内使宣时百辟听。


海北蛮夷来舞蹈,岭南封管送图经。


白鹇飞绕迎官舫,红槿开当宴客亭。

年少才高求自展,将身万里赴军门。


辟书远到开呈客,公服新成著谢恩。


驿舫过江分白堠,戍亭当岭见红幡。

自昔番禺统府雄,君恩暂许领元戎。

不羞短发垂肩白,且爱前旌照眼红。

笔久不灵妨草檄,臂新无力怯开弓。

番禺文物于今盛,闽浙彬彬未足夸。


丞相宅曾住南郭,鼎魁坊止在东家。


好陈董子三篇策,莫看唐人一日花。

歌舞须连夜,神仙莫放归。


参差随暮雨,前路湿人衣。

岭树高楼影动摇,天风吹海海初潮。


金瓯已缺今宵月,银汉犹填旧日桥。


帘外新凉惊节换,夜阑离绪总魂销。

菖蒲似剑还生绿,艾叶如旗不闪红。


唯有沉湘哀郢泪,弥天梅雨却相同。

又附楼船到海涯,东归短梦不胜嗟。


求医未获三年艾,避地难希五月花。


形貌久供儿女笑,文章羞向世人夸。

楚国王孙后,梁台赋客贤。


贪磨盾鼻檄,重冠玳簪筵。


去路南溟地,离魂北斗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