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醉语醒犹记,来诗读转新。


不缘朋好密,其奈客居贫。


无乃阳秋误,云何鼠朴珍。

便合朝阳作凤鸣,江亭聊此驻修程。


南瞻御路临双阙,东望仙家接五城。


日上白门兵气静,春归淮浦暗潮平。

伯鸾德耀贤夫妇,见说宜家。
见说宜家。
庭砌森森长玉华。

年年有个人生日,谁似君家。
谁似君家。
八十慈亲发未华。

弓刀陌上,净蛮烟瘴雨,朔云边雪。
幕府横驱三万里,一把平安遥接。
方丈三韩,西山八诏,慕义羞椎结。

老隆已死画笔枯,画归天上人间无。


公从何处得此图,眼明岭海三叹吁。


天策上将天为徒,指挥群龙清八区。

尘沙行半日,烟火是灵川。


县只三家市,渠通十斛船。


官空无见俸,税重有荒田。

北风日日吹茅屋,幽子朝朝只地炉。


客里赖诗增意气,老来唯懒是工夫。


空庭乔木无时事,残雪疏篱当画图。

翩然鸿鹄本不群,亦复为口长纷纷。


去年弄影河北月,今年迎面江南云。


还家不比陶令冷,持节正效相如勤。

尺书来讯汴堤秋,叹息滔滔注六州。


鸿雁哀声流野外,鱼龙骄舞到城头。


谁输决塞宣房费,况值军储仰屋愁。

一舸浮江木叶秋,传闻飞鹊过扬州。

自羞东嶂难为役,漫笑西行不到头。

供奉更吟中道放,杜陵犹想及关愁。

城头急雨昏长川,城边清流鸥鹭闲。


城西云黑电脚落,斜日正在城东山。

去年钜野张狂澜,黄河水不到鱼山。


焦城有屋仲子筑,它日能来相往还。

寒溪随山回,修竹隐深寺。


颇逢老僧谈,能忆先到事。


白栝圣君怜,绯花土人莳。

腮肥节脑瘦,蕲水长笛材。


洛阳袁氏坞,此竹旧移来。


雪霰饱已久,窍星谁为开。

庭中两大树,池上千竿竹。


竹有红泪班,树无众鸟宿。


昔日白傅归,爱吟裴令续。

山腰古石楼,杳蔼石梯上。


低窥岩际树,对见龛中像。


檐中嵩云飞,槛逼伊湍响。

上阳宫树影,不随寒波流。


天津桥下石,激响无时休。


至清自照物,遇险岂能柔。

山断泻伊流,滩声朝暮急。


东渡马将登,西堤人已立。


日看东西舟,争途如不及。

少年归娶奏金銮,喜得天颜一笑看。


红锦裁云朝奠雁,紫箫吹月夜乘鸾。


灵椿堂上承中馈,宝镜台前结合欢。

吾家陜之北,陜事吾能说。


孤亭占城隅,形胜最殊绝。


云消天宇空,极目鸟飞灭。

秋云覆秦川,小雨野未湿。


谁言终南顶,已有霰雪集。


返景开新晴,孱颜照都邑。

名园送嘉客,冠盖去倾朝。


小雨尘微敛,馀寒酒易消。


雁归春近塞,日上海生潮。

苏小坟前柳似烟,秋千人静夕阳天。


独骑款段寻诗去,懒逐看花众少年。

玉室金堂积翠边,旧游犹记劫灰前。


禽声夜捣千年药,花片春浮九锁泉。


洞府暗通沧海路,楼居何异化城仙。

久縻官务费爬梳,一旦投闲得自如。


紫绶金章已高阁,青鞋布袜是安车。


漫郎心事诗能说,散圣禅流发未除。

平生穷到骨,不受世人怜。


肠倒三江洗,诗凭万口镌。


旗常无可纪,衣钵尚堪传。

天未丧斯文,遁翁续思孟。


戒慎恐惧传,源流独也正。


□□中节情,未发为善性。

老穷胜夭达,敢惜岁时迁。


食玉多忧死,披蓑且醉眠。


西湖非昔者,南雪尚春前。

兵甲更多难,桑榆迫暮年。


孰能容此老,犹得并诸贤。


空阔瞻乔木,推移叹逝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