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首诗来百度吟,新情字字又声金。


西看已有登垣意,远望能无化石心。


河汉期赊空极目,潇湘梦断罢调琴。

荣观流传动草莱,中官赐设上尊开。


鼓歌䆗窱听疑梦,肴果联翩馈有台。


斧藻故应宜旧德,栋梁非复称凡材。

得贤方慕北山莱,赤白中天二府开。


功谢萧规惭汉第,恩从隗始诧燕台。


曾留上主经过迹,更费高人赋咏才。

子美百花潭北庄,君今占作咏归堂。


山分剑阁云根瘦,江送蓬婆雪汁香。


漱石枕流红锦浪,浮家泛宅白鸥行。

小筑初开一亩基,晚风散策已相宜。


山童何急催归去,正是凉生月上时。

眼高不肯住清都,梦绕江南水竹居。


却入青原更青处,饱看黄本硬黄书。


剪裁风月聊堪醉,拆洗乾坤正要渠。

清庙欹斜一笑扶,归来四壁亦元无。


可怜拙计输馀子,住破僧房始结庐。


三径非遥人自远,万间不恶我何须。

玄景雕暮节,青阳变暄风。


忽寻斜川句,感此胜日逢。


驾言当出游,一写浩荡胸。

东南富水木,寂寥蔽光辉。


此地足文字,及时隘骖騑。


仄雪踏为平,涩行变如飞。

玉蹄裂鸣水,金绶忽照门。


拂拭贫士席,拜候丞相辕。


德疏未为高,礼至方觉尊。

手锄手自勖,激劝亦已饶。


畏彼梨栗儿,空资玩弄骄。


夜景卧难尽,昼光坐易消。

都城多耸秀,爱此高县居。


伊雒绕街巷,鸳鸯飞阎闾。


翠景何的砾,霜飔飘空虚。

悬途多仄足,崎圃无修畦。


芳兰与宿艾,手撷心不迷。


品子懒读书,辕驹难服犁。

疏门不掩水,洛色寒更高。


晓碧流视听,夕清濯衣袍。


为于仁义得,未觉登陟劳。

宾秩已觉厚,私储常恐多。


清贫聊自尔,素责将如何。


俭教先勉力,修襟无馀佗。

耸城架霄汉,洁宅涵絪缊。


开门洛北岸,时锁嵩阳云。


夜高星辰大,昼长天地分。

立德何亭亭,西南耸高隅。


阳崖泄春意,井圃留冬芜。


胜引即纡道,幽行岂通衢。

崎岖有悬步,委曲饶荒寻。


远树足良木,疏巢无争禽。


素魄衔夕岸,绿水生晓浔。

山连上帝朱明府,心是南宗无尽灯。


过此攲危空比梦,年来瘴毒冷如冰。


图书一笑宁劳客,音信频来尚有僧。

老罢子卿还属国,功成定远恨阳关。


漂流岂必风波际,颠沛何妨枕席间。


伏腊便应随俚俗,室庐闻似胜家山。

月窟移来有贵名,一帘金碧照东荣。


鼻端入妙睡魔醒,眼底会真诗句生。


日气珑璁无奈醉,露华凌乱不胜清。

愚士繁俗如囚奴,至人遗形与化俱。


纷纭觉梦不可辨,蘧蘧栩栩知谁欤。


百年如泡亦如电,刚欲铸铁充门枢。

新堂燕雀喜,竹篱挂藤萝。


崩奔风涛里,得此巢龟荷。


西山效爽气,南浦供清波。

城角新居邻静寺,时从新阁上经楼。


南山泉入宫中去,先向诗人门外流。

翠敛王孙草,荒诛宋玉茅。


寇馀无故物,时薄少深交。


迸笋穿行径,饥雏出坏巢。

爱闲不向争名地,宅在街西最静坊。


卷里诗过一千首,白头新受秘书郎。

太湖万穴古山骨,人结峰岚势不孤。


苔径三层平木末,河流一道接墙隅。


已知谷口多花药,只欠林间落狖鼯。

都城有地谁栽竹,只见寒樗与老槐。


闻种琅玕向新第,翠光秋影上屏来。

八月竹根移要雨,逢阴便向阮家求。


请公静听萧萧叶,斗变江南一夜秋。

招鹤山空衿佩散,至今复以格名轩。


礼诗学已先传子,性理书犹密付孙。


程氏必须通一件,申公云不在多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