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年喜追随,老大厌諠哗。


惭愧二三子,邀我行看花。


花开岂不好,时节亦云嘉。

今年花事许迟迟,九十春光已半归。


风急杏花吹不脱,落梅无数掠人飞。

荆溪老守劝农归,吏散还从郡圃嬉。


拾得落英才一掬,春风苦向掌中吹。

贺子胸中自有山,结庵山底更云间。


遗才只道今无许,此士如何尚著闲。


未应万言直杯水,向来九虎守天关。

谁不知侬懒,其如送客何。


叶声和雨细,山色上楼多。


出处俱为累,升沉尽听他。

委曲披高下,虚明得静深。


佛香平日愿,经卷本来心。


地据三车上,尘无一点侵。

山人不省大明宫,怀昔幽寻自改容。


庐阜东西二林寺,钱塘南北两高峰。


百年有尽云归壑,万事无边月挂松。

今古驱驰翰墨场,何人下笔到颜杨。


君侯知我有书癖,乞与西台字几行。

旧藏自是承平物,新轴收从古道旁。


人间好事戒多得,防有雷霆下取将。

乌云夭矫天欲雨,虚堂美荫共徜徉。


开奁百轴惊传玩,更觉人间六月凉。

吾志在山水,君心无去来。


重来秋未晚,相对菊初开。


人写荷锄影,僧闲带月回。

昨日别东林,客来烟雨深。


主人不可见,谁见主人心。


独鹤云中语,枯桐弦外音。

爱此池上屋,无人也自佳。


出门刚半日,落叶满空阶。


过客留新句,归僧及午斋。

异县逢春启,羁怀百不堪。
频倾次道酿,聊喜阿云谈。
棣萼仍清集,辛盘助半酣。
客梦栖尘绮。
社兰初忆茸红事。
暮雨江湖漂泊,尽相怜无计。
上人手持隐静书,示我刊成送行句。
飘忽如云不可留,又归隐静山中去。
自谓为僧亦有缘,获事老师非易遇。
社稷功成归鉴湖,卧龙踪迹孰能屠。
自怜投老入佳境,应笑时人行畏途。
鸣世有声惊墨客,平蛮无愧忆征夫。
一宿山中竟莫留,可能长伴赤松游。
殷勤好去张公子,休爱人间万户侯。
遥忆仙华鹤发翁,清泉白石满奇胸。
若为此日千峰顶,更试平生九节筇。
削立城心双白塔,几疑日月费撑支。
一朝顿在阑干底,始悟从来见处卑。
坐爱春泉响翠微,玉花吹湿薜萝衣。
何人为擘冰壶破,共看青天白练飞。
双鹤冲天岁月多,至今香火压嵯峨。
刘郎不是无兄弟,奈此丹鸡白犬何。
偶看飞花逐水红,不知身过乱云东。
回头旋觉峰峦别,惟有青天面面同。
山中今是太平民,尚与人间隔几尘。
流水桃花三百曲,莫教重误武陵人。
却问仙山去几程,白云如簇近相迎。
直须不脱登山屐,行尽松声与水声。
芙蓉峰下南朝寺,水秀山明两绝奇。
更向水穷山尽处,一庵高贮碧云师。
天风吹我度峥嵘,春著千峦蓊蓊青。
紫陌红尘宁有此,十年空负北山灵。
梦里吴江过几年,重来佳景只依然。
满楼翠色千门柳,四座香风绕郭莲。
放鹤出山烟浩荡,采菱归渡月婵娟。
看花共别三茅观,再到吴山十二年。
独喜刘郎来作主,共悲圆泽已成仙。
江山几许烦招手,风月寻常欲上肩。
峨峨独山南,萧萧白杨树。
石灶砑然如水深,云是宋相王公钦若墓。
相君逮事真宗朝,千载云龙夸际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