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未洗染尘缨,归来芳草平。


一条藤径绿,万点雪峰晴。


地冷叶先尽,谷寒云不行。

树深藤老竹回环,石壁重重锦翠斑。


俗客看来犹解爱,忙人到此亦须闲。


况当霁景凉风后,如在千岩万壑间。

琢玉以为架,缀珠以为笼。


玉架绊野鹤,珠笼锁冥鸿。


鸿思云外天,鹤忆松上风。

旧峰松雪旧溪云,怅望今朝遥属君。


共道使臣非俗吏,南山莫动北山文。

偶献子虚登上第,却吟招隐忆中林。


春萝秋桂莫惆怅,纵有浮名不系心。

厌从薄宦校青简,悔别故山思白云。


犹喜兰台非傲吏,归时应免动移文。

屈贾江山思不休,霜飞翠葆忽惊秋。


吟抛楚畹兰苕老,归有淮山桂树留。


聒耳春池蛙两部,比封秋坞橘千头。

握珠不返泉,匣玉不归山。
明皇重士亦如此,忽怪褚生何得还。


方称羽猎赋,未拜兰台职。

初迷武陵路,复出孟尝门。


回首江南岸,青山与旧恩。

青袍芸阁郎,谈笑挹侯王。


旧箓藏云穴,新诗满帝乡。


名高闲不得,到处人争识。

常逢明月马尘间,是夜照君归处山。


山中松桂花尽发,头白属君如等闲。

因依老宿发心初,半学修心半读书。


雪后每常同席卧,花时未省两山居。


猎人箭底求伤雁,钓户竿头乞活鱼。

武当宴席挥金罢,郑圃联章驿雾成。


莫独名山藏秘本,别须留副在华京。

丙御萧萧上翠微,故林泉石共光辉。


晓猿夜鹤知无怨,得见山中宰相归。

昔住匡庐北,无人知姓名。


侵云收谷粟,引蚁上柑橙。


寒雨雪兼落,枯林虎独行。

一坐西林寺,从来未下山。


不因寻长者,无事到人间。


宿雨愁为客,寒花笑未还。

相庭留不得,江野有苔矶。


两浙寻山遍,孤舟载鹤归。


世间书读尽,云外客来稀。

清风借响松筠外,画隼停晖水石间。


定掩溪名在图传,共知轩盖此登攀。

一身从宦留京邑,五马遥闻到旧山。


已领烟霞光野径,深惭老幼候柴关。

昔年山下结茅茨,村落重来野径移。


樵客相逢悲往事,林僧闲坐问归期。


异藤遍树无空处,幽草缘溪少歇时。

旧峰前昨下来时,白石丛丛间紫薇。


章句不堪歌有道,溪山只合退无机。


云含暧态晴犹在,鹤养闲神昼不飞。

谁请衰羸住北州,七年魂梦旧山丘。

心清槛底潇湘月,骨冷禅中太华秋。

高节未闻驯虎豹,片言何以傲王侯。

敢望重缘饰,微茫洞壑春。


坐看终未是,归卧始应真。


已觉心中朽,犹怜四面新。

名利路万辙,我来意如何。


红尘三尺深,中有是非波。


波翻几潜没,来者犹更过。

别君须臾间,历日两度新。


念彼白日长,复值人事并。


未改当时居,心事如野云。

五柳先生本在山,偶然为客落人间。


秋来见月多归思,自起开笼放白鹇。

浮杯心与海鸥亲,驻锡王城忽过春。


麟殿九旬谈妙法,曹溪一滴渡迷津。


狂翻竹箭波随棹,侧布黄金地绝尘。

择木无利刃,羡鱼无巧纶。


如何不量力,自取中路贫。


前者不厌耕,一日不离亲。

相共游梁今独还,异乡摇落忆空山。


信陵死后无公子,徒向夷门学抱关。

年年明月总相似,大抵人情自不同。


今夜故山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