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宵一刻值千金,花有清香月有阴。


歌管楼台声细细,秋千院落夜沉沉。

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


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


古人秉烛夜游,良有以也。


况阳春召我以烟景,大块假我以文章。
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
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

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。

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

北斗三更席,西江万里船。


杖藜登水榭,挥翰宿春天。


白发烦多酒,明星惜此筵。

九十不衰真地仙,六旬犹健亦天怜。


今年相遇莺花月,此夜同欢歌酒筵。


四座齐声和丝竹,两家随分斗金钿。

夜雪有佳趣,幽人出书帷。


微寒生枕席,轻素对阶墀。


坐罢楚弦曲,起吟班扇诗。

三月十四夜,西垣东北廊。


碧梧叶重叠,红药树低昂。


月砌漏幽影,风帘飘闇香。

夜静群动息,时闻隔林犬。


却忆山中时,人家涧西远。


羡君明发去,采蕨轻轩冕。

枉是儒冠遇太平,穷人那许共功名。


枯肠不饱三升稷,皓首犹亲二尺檠。


寓世已为当去客,爱书更付未来生。

南楼紞紞下疏更,一点纱笼满院明。


映月疏梅入帘影,读书稚子隔窗声。


呻吟药裹身宁久,汛扫边尘意未平。

荒林枭独啸,野水鹅群鸣。


我坐蓬窗下,答以读书声。


悲哉白发翁,世事已饱更。

客向灯前老,愁从枕上生。


雨声添好睡,花气散馀酲。


旧事谈谁听,新诗鍊不成。

寂寂春将暮,迢迢夜未央。


膏残灯焰短,杵急药尘香。


困思栖双睫,羸躯寄一床。

老惫生如寄,春寒梦亦孤。


灯花时自坠,枭语迭相呼。


万里书难得,三年病未苏。

暮景催人雪鬓双,十年始复反吾邦。


云逢佳月每避舍,酒压闲愁如受降。


三弄笛声初到枕,一枝梅影正横窗。

寂寂独看金烬落,纷纷只见玉山颓。


自羞不是高阳侣,一夜星星骑马回。

金炉香尽漏声残,剪剪轻风阵阵寒。


春色恼人眠不得,月移花影上栏干。

老来觅句苦难成,细把风斤镂薄冰。


行到长廊人寂寂,隔窗一点读书灯。

梅花雪后杏花风,老面逢春只强红。


诗句行来行去里,情怀不醉不醒中。

儿女齁齁鼻息声,虚堂谁伴一先生。


春寒夜静灯花落,数尽残更睡不成。

不堪万虑搅中肠,打破愁城入醉乡。


酒力尽时还又动,春宵短后却成长。


浮思闲念纷无数,飞絮游丝遍八荒。

冬夜嫌长只望春,春宵又永更何言。


睫梢强合终无睡,脚底相摩也不温。


竟夕松风听到晓,忽明灯火看来昏。

丽景门头初月明,清川灯火两桥横。


一舟若许东南去,何啻西风羽翼生。

清江碧草两悠悠,各自风流一种愁。


正是落花寒食夜,夜深无伴倚空楼。

长啸三春晚,端居百虑盈。

未安胡蝶梦,遽切鲁禽情。

别岛连寰海,离魂断戍城。

酌桂陶芳夜,披薜啸幽人。


雅琴驯鲁雉,清歌落范尘。


宿云低迥盖,残月上虚轮。

桃李名园开夜宴,樽前烛影摇红。
璚枝碧月锦帘栊。
香寒心字篆,花暖肉屏风。

半夜不成寐,灯尽又无月。


独向阶前立,子规啼不歇。


况我有金兰,忽尔为胡越。

长风送华月,照我庭前树。


宿鸟忽惊飞,双双背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