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思与春为别,匆匆置一樽。


明年尚强健,扶杖候柴门。

窗户迎新燕,阶除集乳鸦。


欲知春已暮,地上亦无花。

村巷泥深昼掩门,倚阑搔首一消魂。


花经风雨人方惜,士在江湖道更尊。


擘浪忽看鱼对跃,入云时见鹤孤鶱。

门巷萧条老病侵,春晴方快又春阴。


啄吞自笑如孤鹤,导引何妨效五禽。


雨洗杏花红欲尽,日烘杨柳绿初深。

雨足人家插稻秧,蚕生邻女采桑黄。


万花扫迹春将暮,百草吹香日正长。


闲觅啼莺穿北崦,戏随飞蝶过东冈。

千古会稽城,闾阎乐太平。


丰年观米价,霁色听禽声。


俗俭憎浮侈,民淳力钓耕。

萍叶青浮水,蛙声闹彻明。


川云时聚散,天气半阴晴。


杏子争梅结,鸠巢后鹊成。

垂老卧村墅,馀寒欺病身。


鸡犹未忘旦,雨欲不容春。


忽忽花时过,茫茫草色匀。

青梅荐煮酒,绿树变鸣禽。


处世已如客,伤春无复心。


焚香惟默坐,曳杖亦幽寻。

病疡无意绪,闭户作生涯。


草草半盂饭,悠悠一碗茶。


笑穿居士屩,闲看女郎花。

小市湖桥北,幽居石埭西。


蒲深姑恶哭,树密秭归啼。


山茗封青箬,村酤坼赤泥。

池面萍初紫,墙头杏已青。


携儿撑小艇,留客坐孤亭。


相法无侯骨,生年直酒星。

泽国固多雨,暮春犹薄寒。


儿童葺茶舍,妇女赛蚕官。


阅世年虽往,为农兴未阑。

寂寂野人家,柴扉傍水斜。


僧分晨钵笋,客共午瓯茶。


燕户添新土,蛛丝罥落花。

一事元无可得忙,悠然半醉倚胡床。


牡丹枝上青春老,燕子声中白日长。


身世已如风六鹢,文章仍似闰黄杨。

五十六翁身百忧,年来转觉此生浮。


山川信美故乡远,天地无情双鬓秋。


社后燕如归客至,春残花不为人留。

四方无事太平年,万象鲜明禁火前。


九重细雨惹春色,轻染龙池杨柳烟。

曲江春半日迟迟,正是王孙怅望时。


杏花落尽不归去,江上东风吹柳丝。

偶来林下径,共酌竹间亭。


积雨添方沼,残花点绿萍。


野阴侵席润,芳气袭人醒。

拥鼻侵襟花草香,高台春去恨茫茫。


蔫红半落平池晚,曲渚飘成锦一张。

越中蔼蔼繁华地,秦望峰前禹穴西。


湖草初生边雁去,山花半谢杜鹃啼。


青油昼卷临高阁,红旆晴翻绕古堤。

朱门退公后,高兴对花枝。


望阙无穷思,看书欲尽时。


含芳朝竞发,凝艳晚相宜。

蒙蒙竹树深,帘牖多清阴。


避日坐林影,馀花委芳襟。


倾尊就残酌,舒卷续微吟。

春风取花去,酬我以清阴。


翳翳陂路静,交交园屋深。


床敷每小息,杖屦或幽寻。

春事已如许,山居殊未知。


绿光风度麦,白碎日翻池。


景好怀翻恶,人嬉我独悲。

西郊富山水,天子驻青旗。


元气古来积,群灵咸是依。


九重阿阁外,一脉太行飞。

一翠扑人冷,空蒙溯却遥。


湖光飞阙外,宫月澹林梢。


春暮烟霞润,天和草木骄。

矮桃花压石玲珑。
似巫峰。
花底鞋儿花外、月如弓。

潞水滔滔南向流,家书重叠附征邮。


行人临发长亭晚,更折梨花寄暮愁。

此地求沿革,当年本合并。


林岚陪禁近,词庙仰勋名。


水榭分还壮,云廊改更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