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台邻四明,华顶高百越。


门标赤城霞,楼栖沧岛月。


凭高登远览,直下见溟渤。

白帝更声尽,阳台曙色分。


高峰寒上日,叠岭宿霾云。


地坼江帆隐,天清木叶闻。

徐步移班杖,看山仰白头。


翠深开断壁,红远结飞楼。


日出清江望,暄和散旅愁。

暮山青尚浅,晓山如黛染。


开窗望海山,天清雾方敛。


向来六月中,黑云齐如截。

都门收宿雾,佳气郁葱葱。


晓日寒川上,青山白雾中。


楼台万瓦合,车马九衢通。

独起望山色,水鸡鸣蓼洲。


房星随月晓,楚木向云秋。


曲渚疑江尽,平沙似浪浮。

挂席东南望,青山水国遥。


舳舻争利涉,来往接风潮。


问我今何去,天台访石桥。

明发临前渚,寒来净远空。


水纹天上碧,日气海边红。


景物纷为异,人情赖此同。

荷山非不高,城里自不见。


一登碧落堂,山色正对面。


如人卧平地,跃起立天半。

江氛海雾暗前村,四望秋空一白云。


忽有数峰云上出,好山何故总无根。

也没炊烟也没云,日光烘起楚山氛。


却将重碧施轻素,不见天工一笔痕。

一叠青松一叠烟,横铺平野有无间。


真成万丈鹅溪绢,画出江西秋晓山。

风不能销晓雾痕,天犹未放宿云根。


城腰折处才三径,山觜前头别一村。

暑退谁当忆,秋生喜此逢。


荒林失轻雾,寒日上危峰。


忽有吟边兴,忘看镜里容。

曦轮初转照仙扃,旋擘烟岚上窅冥。


不得玄晖同指点,天涯苍翠漫青青。

栗烈刚风刮病眸,登临何啻缓千忧。


界天暑雪青城外,涌地晴云瓦屋头。


浩荡他年夸北客,苍茫何处认西州。

映竹水田分,当山起雁群。

阳峰高对寺,阴井下通云。

雪昼唯逢鹤,花时此见君。

稂莠参天剪未平,且乘孤棹且行行。


计疏狡兔无三窟,羁甚宾鸿欲一生。


合眼亦知非本意,伤心其奈是多情。

明星低未央,莲阙迥苍苍。


叠鼓催残月,疏钟迎早霜。


关防浮瑞气,宫馆耀神光。

迢遰山河拥帝京,参差宫殿接云平。


风吹晓漏经长乐,柳带晴烟出禁城。


天净笙歌临路发,日高车马隔尘行。

客里登楼惊信美。
雪色连空,初日还相媚。
玉水含晖清见底,缟峰一一生霞绮。

一莲峰簇万花红,百里春阴涤晓风。


九十莲华一齐笑,天台人立宝光中。

晓来楼阁更鲜明,日出阑干见鹿行。


武帝自知身不死,看修玉殿号长生。

鼓角凌虚雉堞牢,晚天如鉴绝秋毫。


山川摇落霜华重,风日晴明雁字高。

睡足犹欹枕,欢沉即掩樽。


风花飞有态,烟絮坠无痕。


野色兼山远,溪流涨雨浑。

绕郭溪山接四邻,身轻步蹑一梯云。


图南羽翮抟空见,倚北光芒入夜分。


芜没池台馀故事,风流人物想前闻。

牂牁春水蜀中来,东注扶胥浴日台。


江口月明龙户合,海天云散虎门开。


金银宫阙随潮汐,锦绣山河寄草莱。

潇碧湘蓝水至清,临流日日濯吾缨。


九峰雪溜添春涨,一片香零出晓晴。


花发有时来士女,月明何处降皇英。

中条春雪积,太华晓云盘。


气接河冰白,光摇野日寒。

朝来凭阁望,峰顶大江浮。


日出天鸡口,潮飞澥蜃楼。


苍苍会稽树,渺渺富春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