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乱中一任青春去,只有闲愁作鬓华。
日暮风吹古原树,杜鹃啼遍满林花。

南漪杜鹃天下无,披香殿上红氍毹。


鹤林兵火真一梦,不归阆苑归西湖。

蜀国曾闻子规鸟,宣城还见杜鹃花。


一叫一回肠一断,三春三月忆三巴。

百紫千红过了春,杜鹃声苦不堪闻。
却解啼教春小住,风雨,空山招得海棠魂。

恰似蜀宫当日女,无数,猩猩血染赭罗巾。

古时杜宇称望帝,魂作杜鹃何微细。


跳枝窜叶树木中,抢佯瞥捩雌随雄。



毛衣惨黑貌憔悴,众鸟安肯相尊崇。

西川有杜鹃,东川无杜鹃。


涪万无杜鹃,云安有杜鹃。


我昔游锦城,结庐锦水边。

君不见昔日蜀天子,化作杜鹃似老乌。


寄巢生子不自啄,群鸟至今与哺雏。



虽同君臣有旧礼,骨肉满眼身羁孤。

半世羁游厌路岐,凭鞍日日数归期。


劳君树杪丁宁语,似劝饥人食肉糜。

杜宇竟何冤,年年叫蜀门。


至今衔积恨,终古吊残魂。


芳草迷肠结,红花染血痕。

泣露啼红作么生,开时偏值杜鹃声。


杜鹃口血能多少,不是征人泪滴成。

驱马出城阙,置酒临高台。


高台见百里,坐望西山隈。


云气何飘飘,㑂佛接蒿莱。

咽露啼风,残春留得三更月。
红巾绛焰占芳时,迸火风前热。
为想巴云楚水,洗不尽、枝头泪血。

山中泉壑暖,幽木寒更华。


春鸟各噤口,游子未还家。


云谁未及还,对此重兴嗟。

蜀帝何年魄,千春化杜鹃。


不如归去语,亦自古来传。


月树啼方急,山房客未眠。

贵家纨裤金梭织,贫家布裤才蔽膝。


半夜打门持文书,脱裤贳酒待里胥。


何时赎裤要御寒,亦为官掩催租瘢。

郭公郭公曾君国,魂化为鸟憾未释。


满目山河属别人,旧时宫殿归不得。


更姓改物今千春,历历记忆常如新。

阿婆八十双鬓皤,屑麦为饼将奉婆。


小家新妇拙烹调,不觉铛热令饼焦。


高堂日晏婆停箸,小姑诃婢郎谴妇。

墙壁虽有劝农文,不如禽语尤殷勤。


春泥滑滑陂水满,晨出下秧薄暮返。


乌呼三农养一兵,汝曹努力勿惰耕。

羊肠汝尚行不得,而况汝兄脚无力。


何曾知有陟冈诗,声声叫兄不容释。


四达之逵如掌平,井廪危道慎无行。

向来客至投辖留,而今避客如避仇。


山禽儆我似有理,何不握发更倒屣。


禽兮禽兮汝岂知,人生衰旺各有时。

朝愁暮愁愁不已,生为愁人死愁鬼。


百禽唯尔尤可喜,劝我移住醉乡里。


刘伶毕卓善自谋,生前死后不识愁。

有鸟有鸟林间呼,声声句句唯怨姑。


夜挑锦字嫌眠懒,晨执帨巾嗔起晚。


老人食性尤难准,冰天求鱼冬责笋。

门前客劝不如住,树头鸟劝不如去。


廷尉重来客又集,丞相欲去门人泣。


客误主人固不少,哀哉人有不如鸟。

云安万里一禽微,翅短安能远奋飞。


帝放还山君有福,虏犹戍蜀我安归。

昔南使粤北防秋,闻汝啼声悔远游。


我忆故乡归久矣,君归未得使人愁。

带雨拖风望帝鸣,无情强作有情听。


一生通是今宵梦,不见章台柳色青。

尝忆去年初夏时,与尔同听杜鹃啼。


杜鹃今年又复至,还是去年初夏时。


禽鸟亦知人意切,一声未绝一声悲。

一园红艳醉坡陀,自地连梢簇茜罗。


蜀魄未归长滴血,只应偏滴此丛多。

三月江头花正开,啼教花片委青苔。


若嫌此地非君土,今度归时莫要来。

西蜀来时一寸高,如今丈五尚馀梢。


翻霞弄日长空上,笑杀朱榴著地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