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仿佛瑶姬拥仗来,茆檐化作玉楼台。


平明绕砌圆残梦,元是梅花数树开。

江都车马满斜晖,争赴城南未掩扉。


要识梅花无尽藏,人人襟袖带香归。

翁与梅花即主宾,月中缟袂对乌巾。


不知卫玠何为者,举世推他作玉人。

有香影处即追攀,岂必西湖水月间。


若问何人传此诀,后村翁授小孤山。

丁宽与易俱东去,神秀离禅作北宗。


天恐孤山无种子,一枝分擘付寒翁。

斧残留得半株斜,相对微吟到暮鸦。


堪叹病翁无绮语,不如枯树有琪花。

塞北寒梅要笛催,更凭画鼓夺春回。


江南气候闽尤暖,只用诗催也自开。

少狂籍草共追欢,铁笛横吹到夜阑。


老怕画檐风露冷,不如吹烛隔窗看。

无梅诗兴阑珊了,无雪梅花冷淡休。


懊恼天公堪恨处,不教滕六到南州。

东邻安得如渠白,西域何曾有许香。


苏二聪明真道著,杏花恐不敢承当。

纵赏梅园彼一时,枝头往往挂参旗。


可怜铁汉今衰飒,榾柮炉边自锻诗。

夜来几阵隔窗风,便恐明朝已扫空。


点在青苔真可惜,不如吹入酒杯中。

肯因冷澹怨年芳,霜满寒林月满塘。


至白世间惟玉雪,不如伊处为无香。

篱边屋角立多时,试为骚人拾弃遗。


不信西湖高士死,梅花寂寞便无诗。

糁地纷纷著树稀,岁华摇落惨将归。


世间尤物难调护,寒怕开迟暖怕飞。

风吹千片点征裘,犹记相逢在岭头。


岁晚建州城外见,向人似欲诉离愁。

木落山空独占春,十分清瘦转精神。


雪疏雪密花添伴,溪浅溪深树写真。


三弄笛声风过耳,一枝筇影月随身。

更无一点涴铅华,状出冰枝糁玉葩。


十绝顿令侬北面,万如元住子东家。


自羞贫女钗边朵,难傍宫人额上花。

造化生尤物,居然冠众芳。


东家傅粉白,西域返魂香。


真可婿芍药,未妨妃海棠。

荡荡天门万古开,几人归去几人来。


山河虽好非完璧,不信黄金是祸胎。


湖山一梦事全非,再见云龙向北飞。

借月为花,将花做月,蒙蒙一树皴玉。
银碗筛春,琼箫暖夜,值得珍珠几斛。
冰肌睡足。

皓魄光微渌。
喜东风、琼枝璧月,清辉睩簌。
顾影娉婷无一语,吴女纤腰初束。

咸阳树。
骊山路。
可怜当日作事误。

君莫喜。
羊叔子。
何如铜雀台前伎。

对西风,亭亭一树,个侬好风味。
和烟和月,也无人怜惜,不胜清丽。
水精帘额深深倚。

十万琼枝,矫若银虬,翩如玉鲸。
正困不胜烟,香浮南内;娇偏怯雨,影落西清。
夹岸亭台,接天歌板,十四楼中乐太平。

窗外一株梅,寒花五出开。


影随朝日远,香逐便风来。


泣对铜钩障,愁看玉镜台。

去年与客尽清欢,今日重来立马看。


犹是携觞同醉在,只愁风雨横相干。

别后相惊两鬓霜,可怜梅蕊为谁芳。


台头日暖分三色,林下风清共一香。


正烂漫时游不足,忽离披去乐难常。

怎分晓。
迷虚矫。
爱恋家缘何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