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汉兴之初,反秦之敝,与民休息,凡事简易,禁罔疏阔,而相国萧、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,民作“画一”之歌。
孝惠垂拱,高后女主,不出房闼,而天下晏然,民务稼穑,衣食滋殖。
至于文、景,遂移风易俗。

古之儒者,博学乎《六艺》之文。
《六艺》者,王教之典籍,先圣所以明天道,正人伦,致至治之成法也。
周道既衰,坏于幽、厉,礼乐征伐自诸侯出,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,衷圣德遭季世,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,乃叹曰:“凤鸟不至,河不出图,吾已矣夫!”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”于是应聘诸侯,以答礼行谊。

明年,上将大夸胡人以多禽兽,秋,命右扶风发民入南山,西自褒斜,东至弘农,南驱汉中,张罗罔罴罘,捕熊罴、豪猪、虎豹、狖玃、狐菟、麋鹿,载以槛车,输长杨射熊馆。
以罔为周阹,纵禽兽其中,令胡人手搏之,自取其获,上亲临观焉。
是时,农民不得收敛。

扬雄字子云,蜀郡成都人也。
其先出自有周伯侨者,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,因氏焉,不知伯侨周何别也。
扬在河、汾之间,周衰而扬氏或称侯,号曰扬侯。

何武字君公,蜀郡郫县人也。
宣帝时,天下和平,四夷宾服,神爵、五凤之间屡蒙瑞应。
而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颂汉德,作《中和》、《乐职》、《宣布》诗三篇。

谷永字子云,长安人也。
父吉,为卫司马,使送郅支单于侍子,为郅支所杀,语在《陈汤传》。
永少为长安小史,后博学经书。

翟方进字子威,汝南上蔡人也。
家世微贱,至方进父翟公,好学,为郡文学。
方进年十二三,失父孤学,给事太守府为小史,号迟顿不及事,数为掾史所詈辱。

薛宣字赣君,东海郯人也。
少为廷尉书佐、都船狱吏。
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,补不其丞。

王商字子威,涿郡蠡吾人也,徙杜陵。
商公武、武兄无故,皆以宣帝舅封。
无故为平昌侯,武为乐昌侯。

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人也。
父世农夫,至衡好学,家贫,庸作以供资用,尤精力过绝人。
诸儒为之语曰:“无说《诗》,匡鼎来;匡语《诗》,解人颐。

孝宣皇帝五男。
许皇后生孝元帝,张婕妤生淮阳宪王钦,卫婕妤生楚孝王嚣,公孙婕妤生东平思王宇,戎婕妤生中山哀王竟。


淮阳宪王钦,元康三年立,母张婕妤有宠于宣帝。

冯奉世字子明,上党潞人也,徙杜陵。
其先冯亭,为韩上党守。
秦攻上党,绝太行道,韩不能守,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。

萧望之字长倩,东海兰陵人也,徙杜陵。
家世以田为业,至望之,好学,治《齐诗》,事同县后仓且十年。
以令诣太常受业,复事同学博士白奇,又从夏侯胜问《论语》、《礼服》。

盖宽饶字次公,魏郡人也。
明经为郡文学,以孝廉为郎。
举方正,对策高第,迁谏大夫,行郎中户将事。

赵广汉字子都,涿郡蠡吾人也,故属河间。
少为郡吏、州从事,以廉洁通敏下士为名。
举茂材,平准令。

眭弘字孟,鲁国蕃人也。
少时好侠,斗鸡走马,长乃变节,从嬴公受《春秋》。
以明经为议郎,至符节令。

魏相字弱翁,济阴定陶人也,徙平陵。
少学《易》,为郡卒史,举贤良,以对策高第,为茂陵令。
顷之,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诈称御史止传,丞不以时谒,客怒缚丞。

韦贤字长孺。
鲁国邹人也。
其先韦孟,家本彭城,为楚元王傅,傅子夷王及孙王戊。

昔武王伐纣,迁九鼎于雒邑,伯夷、叔齐薄之,饿死于首阳,不食其禄,周犹称盛德焉。
然孔子贤此二人,以为“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”也。
而《孟子》亦云:“闻伯夷之风者,贪夫廉,懦夫有立志”;“奋乎百世之上,百世之下莫不兴起,非贤人而能若是乎!”


汉兴有园公、绮里季、夏黄公,角里先生,此四人者,当秦之世,避而入商雒深山,以待天下之定也。

隽不疑字曼倩,勃海人也。
治《春秋》,为郡文学,进退必以礼,名闻州郡。


武帝末,郡国盗贼群起,暴胜之为直指使者,衣绣衣,持斧,逐捕盗贼,督课郡国,东至海,以军兴诛不从命者,威振州郡。

傅介子,北地人也,以从军为官。
先是,龟兹、楼兰皆尝杀汉使者,语在《西域传》。
至元凤中,介子以骏马监求使大宛,因诏令青楼兰、龟兹国。

赵充国字翁孙,陇西上邽人也,后徙金城邻居。
始为骑士,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。
为人沉勇有大略,少好将帅之节,而学兵法,通知四夷事。

霍光字子孟,票骑将军去病弟也。
父中孺,河东平阳人也,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,与侍者卫少皃私通而生去病。
中孺吏毕归家,娶妇生光,因绝不相闻。

杨王孙者,孝武时人也。
学黄、老之术,家业千余,厚自奉养生,亡所不致。
及病且终,先令其子,曰:“吾欲裸葬,以反吾真,必亡易吾意。

公孙贺字子叔,北地义渠人也。
贺祖父昆邪,景帝时为陇西守,以将军击吴、楚有功,封平曲侯,著书十余篇。


贺少为骑士,从军数有功。

东方朔字曼倩,平原厌次人也。
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,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,自衒鬻者以千数,其不足采者辄报闻罢。
朔初来,上书曰:“臣朔少失父母,长养兄嫂。

严安者,临菑人也。
以故丞相史上书,曰:


臣闻《邹子》曰:“政教文质者,所以云救也,当时则用,过则舍之,有易则易之,故守一而不变者,未睹治之至也。
”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,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,调五声使有节族,杂五色使有文章,重五味方丈于前,以观欲天下。

严助,会稽吴人,严夫子子也,或言族家子也。
郡举贤良,对策百余人,武帝善助对,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。
后得朱买臣、吾丘寿王、司马相如、主父偃、徐乐严安、东方朔、枚皋、胶仓、终军、严葱奇等,并在左右。

孝武皇帝六男。
卫皇后生戾太子,赵婕妤生孝昭帝,王夫人生齐怀王闳,李姬生燕刺王旦、广陵厉王胥,李夫人生昌邑哀王髆。


戾太子据,元狩元年立为皇太子,年七岁矣。

昔在颛顼,命南正重司天,火正黎司地。
唐、虞之际,绍重、黎之后,使复典之,至于夏、商,故重、黎氏世序天地。
其在周,程伯林甫其后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