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下兰芽短浸溪,松间沙路净无泥。
潇潇暮雨子规啼。


谁道人生无再少?门前流水尚能西!休将白发唱黄鸡。

云树玉泉寺,肩舁半日程。


更无人作伴,只共酒同行。


新叶千万影,残莺三两声。

湛湛玉泉色,悠悠浮云身。


闲心对定水,清静两无尘。


手把青筇杖,头戴白纶巾。

玉泉南涧花奇怪,不似花丛似火堆。


今日多情唯我到,每年无故为谁开。


宁辞辛苦行三里,更与留连饮两杯。

江上甘泉寺,登临擅一州。


山亭喜无恙,老子得重游。


滩急常疑雨,林深欲借秋。

江上孤峰蔽绿萝,县楼终日对嵯峨。


丛林已废姜祠在,事迹难寻楚语讹。


空馀一派寒岩侧,澄碧泓渟涵玉色。

袖拂霜林下石棱,潺湲声断满溪冰。


携茶腊月游金碧,合有文章病茂陵。

人传湫水未尝枯,满底苍苔乱发粗。


四海旱多霖雨少,此中端有卧龙无。

山腰石有千年润,海眼泉无一日乾。


天下苍生待霖雨,不知龙向此中蟠。

望秩宣王命,斋心待漏行。


青衿列胄子,从事有参卿。


五马寻归路,双林指化城。

山农居负山,呼集来苦迟。


既来授政役,谣诼谓余欺。


按省其家赀,可忍鞭抶之。

税舆陟高冈,却立倚天壁。


就舆乱清溪,转石飞霹雳。


十步一沮洳,五步一枳棘。

玉泉寺为故净空院。
南齐建元中,僧昙起说法于此,龙王来听,为之抚掌出泉,遂建龙王祠。
晋天福三年,始建净空院于泉左。

我爱金陵望不厌,独寻微径蹑晴岚。


柔桑浅草三月尾,踊塔飞楼一水南。


苒苒流云牵仿像,迟迟艳日助醺酣。

长年好名山,本性今得从。


回看尘迹遥,稍见麋鹿踪。


老僧云中居,石门青重重。

秋山晚景凉,幽路转石壁。


稍知步武峻,渐与鸡犬隔。


层崖恃我西,悬瀑垂百尺。

一到凉泉未拟归,迸珠喷玉落阶墀。


几多僧祗因泉在,无限松如泼墨为。


云堑含香啼鸟细,茗瓯擎乳落花迟。

水蹴危梁翠拥沙,钟声微径入深花。


嘴红涧鸟啼芳草,头白山僧自捍茶。


松色摧残遭贼火,水声幽咽落人家。

祭庙回来略问禅,苏墙莎径碧山前。


风疏远磬秋开讲,水响寒车夜救田。


蓝绶有香花菡萏,竹窗无寐月婵娟。

霜风不动晴明好。
探梅有约城东道。
桥边失却老仙期,城门落日人归早。

牛斗正齐群木末,鸟行横截众山腰。


路盘砌下兼穿竹,井在岩头亦统潮。


海岸四更看日出,石房三月任花烧。

未明先见海底日,良久远鸡方报晨。


古树含风长带雨,寒岩四月始知春。


中天气爽星河近,下界时丰雷雨匀。

节寒气逾爽,逸兴当秋阑。


轻车赴晚道,影堕苍茫间。


当年亭馆地,今日斜阳宽。

寺古碑残不记年,清池媚景且留连。


金鳞惯爱初斜日,玉乳长涵太古天。


投饵聚时霞作片,避人深处月初弦。

阴阴灌木夹山蹊,入石穿泉路易迷。


虎去未寒苔上迹,蝉来忽断竹间嘶。


蒲根可食因多节,叶背堪书为少泥。

山寒天降霜,烟月共苍苍。


况此绿岩晚,尚馀丹桂芳。


禅心殊众乐,人世满秋光。

野寺度残夏,空房欲暮时。


夜听猿不睡,秋思客先知。


竹迥烟生薄,山高月上迟。

庆门叠华组,盛列钟英彦。


贞信发天姿,文明叶邦选。


为情贵深远,作德齐隐见。

甘泉穿石磴,山腹启禅扉。


自笑逃尘境,翻来触静机。


花开松色淡,歌咽磬声微。

远公潇洒在东林,竹里闲扉隐翠岑。


祗树春来忘色相,昙花空里见禅心。


白云半岭迷香界,孤磬中峰出梵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