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嵩高最高处,逸客偶登临。


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。


念此非常游,千载一披襟。

徘徊峻极寺,清意满烟霞。


好风从天来,吹落桂树花。


高高人物外,犹属梵王家。

巍巍八仙坛,上有三醉石。


怜此高阳徒,如乐华胥域。


憔悴泽边人,独醒良可惜。

岳顶见天池,神异安可度。


勿谓无波涛,云雷有时恶。


乘此澄清间,吾缨可以濯。

天门有灵泉,埃尘未尝至。


日月自高照,云霞亦辉庇。


惟抱夷齐心,饮之可无愧。

天门绝境游,熙然揖灏气。


下顾莽苍间,云雷走平地。


天威不远人,孰起欺天意。

但见岩前砧,谁闻月下杵。


金文与铁色,璨璨知千古。


试问捣衣仙,何如补天女。

窈窕玉女窗,想像玉女妆。


皎皎月为鉴,飘飘霓作裳。


莫学阳台梦,无端惑楚王。

白云随人来,翩翩疾如马。


洪崖与浮丘,襟袂安足把。


不来峻极游,何能小天下。

太室何森耸,少室欲飞动。


相对起云霞,恍如游仙梦。


何以宠此行,行歌降神颂。

传闻王子仙,涧边遗一骥。


当时青云路,鸡犬亦可致。


未必真龙媒,悠悠在平地。

嵩高发灵源,北望洛阳注。


清流引河汉,白气横云雾。


英雄惜此地,百万曾相拒。

寻山非事役,行路不应难。


洛浦花初满,嵩高雪尚寒。


平林抽冻笋,奇艳变山丹。

孤策迟回洛水湄,孤禽嘹唳幸人知。


嵩岳望中常待我,河梁欲上未题诗。


新秋爱月愁多雨,古观逢仙看尽棋。

忽梦嵩峰下,同游失姓名。


山腰荒辇道,岩窦落泉声。


黑石文难辨,苍苔迹易成。

昔在洛阳时,共游铜驼陌。


寻花不见人,前代公侯宅。


深堂锁尘埃,空壁斗蜥蜴。

四字丹书万仞崖,神清之洞锁楼台。


烟霞极目无人到,鸾鹤今应待我来。

夕寝北窗下,青山梦与寻。


相欢不异昔,胜事却疑今。


风雨幽林静,云烟古寺深。

嵩峰高不极,上有玉琅玕。

嵩山石壁挂飞流,无限神仙在上头。


采得新诗题石壁,老人惆怅不同游。

二室峰峰昔愿游,从云从鹤思悠悠。


丹梯石路君先去,为上青冥最上头。

鞭羸百里远来游,岩谷阴云暝不收。


遮断好山教不见,如何天意异人谋。

嵩峰三十六,皆在青云端。


宿昔望见之,恨不生羽翰。


卷脔尘土中,日月如波澜。

净域龙岩上,香台鹫岭边。


山由巨灵辟,教以法王传。


二室围兰若,三花接梵筵。

倦游司马苦长征,一到名山便有情。


夜静神龙来送水,月明仙鹤惯吹笙。


下看箕颍嫌邻俗,高揖巢由笑买名。

中州眺望浩无边,缥缈遐心落日悬。


吊古平芜飞独鸟,忧时雄剑倚长天。


降神尚忆生申日,定鼎还思卜洛年。

少林寺里松篁静,迥出高槐百尺长。


五品承恩沾雨露,千秋阅世老风霜。


阴浓坐对闲僧定,花发谁知举子忙。

达磨妙悟超因果,梵宇辉煌冠古今。


幢影自摇金界地,松涛长泛海潮音。


烟霞不散观空室,文字难传面壁心。

攀萝不避石牙冲,平步虹梁倒听钟。


四面芙蓉迎蹑屐,九天鸾鹤引扶筇。


秦皇汉武名空在,辇路行宫草尽封。

中原顾盼雾沉沙,俯视诸峰几点鸦。


冬雪尚留封二室,春风已报到三花。


短筇时伴松间鹿,半榻闲眠嶂里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