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曳杖翩然入莽苍,人间有此白云乡。


风传高树珍禽语,露湿幽丛药草香。


农事正看春水白,客途渐爱午阴凉。

石帆山下旧苔矶,回首平生念念非。


秋早明河低接地,夜深白露冷侵衣。


风生古戍笳争发,月过横塘鹊独飞。

不愧衰翁雪鬓新,出门也复整乌巾。


梅花隔水香撩客,野鸟穿林语唤人。


长日难消惟泥酒,灾年不死又违春。

乌帽筇枝散客愁,不妨胥史杂沙鸥。


迎风枕簟平欺暑,近水帘栊探借秋。


茶灶远从林下见,钓筒常向月中收。

今朝雨初晴,湖上好天色。


落梅纷可藉,桑柳亦已拆。


老夫病良已,并水散轻策。

月痕澹欲无,斗柄低半没。


荒陂雁飞鸣,草屋牛卧龁。


我行湖边路,霜冷刮病骨。

纶巾羽扇影翩翩,湖上彷徉莫计年。


桃李已忘畴昔分,禽鱼犹结后来缘。


山前墟市初多笋,江外人家不禁烟。

蓬山再别四经秋,来日翩翩去日遒。


无酒可倾殊省事,有诗浑忘亦良筹。


梅花遮路如撩客,槲叶飘风已满沟。

我生本亦与人同,缘薄才疏剩得穷。


细水自鸣沙渚外,乱山时出雪云中。


僧归独趁残钟去,人散遥怜晚渡空。

西庵每过未尝开,邂逅清言始此回。


陶令巾车寻壑去,巳公茅屋赋诗来。


奇香炷罢云生岫,瑞茗分成乳泛杯。

行饭消摇日有常,青鞋又到古祠傍。


残芜满路无多绿,落叶投空不待黄。


只道诗书能发冢,岂知博簺亦亡羊。

三伏无多暑渐微,登临清晓试缣衣。


风高病木初凋叶,潦退流萍尚半扉。


白首重来空感昔,清尊相属欲忘归。

饱来扪腹绕村嬉,北陌东阡信所之。


女手采馀桑郁郁,烟芜生遍冢累累。


高林日暮无莺语,深巷人归有犬随。

耳目聪明手足轻,应酬幽事未忘情。


百年日向渔樵过,千里云从几席生。


樽酒每招邻父共,图书时与小儿评。

舍北犬吠迎归航,老翁待儿据胡床。


碧云忽起欲吞日,黄叶自凋非霣霜。


十风五雨岁则熟,左飧右粥身其康。

多稼如云穫并空,牛阑樵担画图中。


梧桐已逐晨霜尽,乌臼犹争夕照红。


脱网噞喁奔远浦,避鹰扑握保深丛。

已过西成赛庙期,家家下麦不容迟。


夕阳遍野人归后,秋水生滩鹭集时。


灵药不治怀抱恶,好诗空益鬓毛衰。

吾国名花天下稀,园林尽日敞朱扉。


蝶穿密叶常相失,蜂恋繁香不记归。


欲过每愁风荡漾,半开却要雨霏微。

野水交流自满畦,芳池新涨恰平堤。


花藏密叶多时在,莺占高枝尽日啼。


绣袂宝裙催结束,金尊翠杓共提携。

戢戢穿苔玳瑁簪,按行日夜待成林。

养渠百尺干霄气,见我平生及物心。

剩插藩篱忧玉折,豫期风雨听龙吟。

时雨作未成,蒸溽思出门。


湖塘直东西,行人各归村。


翻翻鸟投林,杳杳钟鸣昏。

一镜三百里,环以碧玉峰。


天公赐我厚,极目为提封。


烟收见石帆,雨霁望卧龙。

三百里湖秋渺然,是间可以著钓船。


浩歌莫过石帆下,烂醉夜泊樵风边。


茫茫沙月忽侧堕,袅袅山气时孤鶱。

暮色苍苍日初落,寒声策策风正作。


湖边倚杖堤上行,病起聊试游山脚。


平生出门轻万里,老去谢客专一壑。

闰馀时节早,天气已凄冷。


悠哉曳杖行,乐此清夜永。


霜风锼病骨,林月写孤影。

火云峥嵘水车鸣,行人畏热不敢宁。


萧然一马两园丁,缺月照我影伶俜。


荒鸡起早忽再唱,北斗低尽馀三星。

篮舆晚绕湖,乐此新秋凉。


粉落竹方老,红凋荷更香。


天宇无纤云,仰视鸿鹄翔。

闲人无处破除闲,待得渔舟一一还。


峰顶夕阳烟际水,分明六幅巨然山。

买地孤村结草庐,萧然身世落樵渔。


一编在手君无怪,曾典蓬山四库书。

湖上山衔落月明,钓筒收罢叶舟横。


不知身世在何许,一夜萧萧芦荻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