缘风微作势,邀月澹传神。
叶密留云宿,丛幽借石邻。
石室先生清兴动,落笔纵横飞小凤。
借君妙意写筼筜,留与诗人发吟讽。
空肠得酒芒角出,肝肺槎牙生竹石。
森然欲作不可回,吐向君家雪色壁。
平生好诗仍好画,书墙涴壁长遭骂。
与可画竹时,见竹不见人。
岂独不见人,嗒然遗其身。
其身与竹化,无穷出清新。
晁子拙生事,举家闻食粥。
朝来又绝倒,谀墓得霜竹。
可怜先生盘,朝日照苜蓿。
若人今已无,此竹宁复有。
那将春蚓笔,画作风中柳。
君看断崖上,瘦节蛟蛇走。
植物之中竹难写,故今虽画无似者。
萧郎下笔独逼真,丹青以来唯一人。
人画竹身肥拥肿,萧画茎瘦节节竦。
孤生危苦,播荡风雨。
岁不我与,誓将寻斧。
刳心达节,万籁中发。
风枝雨叶瘠土竹,龙蹲虎踞苍藓石。
东坡老人翰林公,醉时吐出胸中墨。
不肯开花不趁妍,萧萧影落砚池边。
一枝片叶休轻看,曾住名山傲七贤。
衙斋卧听萧萧竹,疑是民间疾苦声。
些小吾曹州县吏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
乌纱掷去不为官,囊橐萧萧两袖寒。
写取一枝清瘦竹,秋风江上作钓竿。
四十年来画竹枝,日间挥写夜间思。
冗繁削尽留清瘦,画到生时是熟时。
两枝修竹出重霄,几叶新篁倒挂梢。
江南谁解写琅玕,后有仲昭前孟端。
自从文藻流传久,转觉丹青赏鉴难。
生绡一幅潇湘出,高堂六月冰霜寒。
叶间重露犹滴,林表寒烟未开。
想见沅湘江上,月明环佩归来。
湖州老丈久已矣,近来墨竹夸二李。
纷纷后学争夺真,画竹岂能知竹意。
奎章学士丹丘生,力能与丈相抗衡。
认蒙蒙、万竿修竹,绿烟一片清冷。
楚天不问云深浅,日暮凄其风劲。
吹不定。
与可画竹时,胸中有成竹。
经营似春雨,滋长地中绿。
兴来雷出土,万箨起崖谷。
石上老瘦竹,忽在纨扇中。
执之意已凉,不待摇清风。
小节未见粉,泪痕应合红。
余少沦践贫,学书等画漫。
中岁愉太仓,误为金紫绊。
文字虽所攻,浅尝不能半。
东吴药绢白蒙蒙,况值胶矾盏内空。
烂颖扫来孤凤影,江湘细雨淡烟中。
适逢重九又逢公,却苦提壶挂碧空。
欲写黄花无意兴,乱题湖石数竿风。
仙母将雏绕绣裙,画成尽是凤毛群。
不知若个思凡世,梦入君家载紫云。
带醉写竹天正阴,扇头雷雨黑沉沉。
晓来苍龙失伴侣,直入君家袖里寻。
东坡画竹多荆棘,却惹评论受俗嗔。
自是俗人浑不识,东坡特写两般人。
聚干垂梢凡几重,只须用墨一分浓。
即令小节无些用,也自成林一壑中。
万物贵取影,写竹更宜然。
秾阴不通鸟,碧浪自翻天。
戛戛俱鸣石,迷迷别有烟。
我作东窗竹外开,断魂香自雪边来。
细寻水墨图中意,似对檀栾坞里梅。
笔下悬知有冰玉,胸中元自少风埃。
嘉熙殿里春日长,集贤奉诏写苍筤。
迩来二十有五载,飘零残墨到江乡。
匡庐高人昔同住,每见挥毫凤鸾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