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空山学仙子,乘鸾烟雾湿。
夜深吹洞箫,声断凤凰泣。
佳人去后不归来,寒云古路迷黄埃。
孟帽辞风,陶园涉日。
漫夸筋力。
看菊缘悭,裁筒羡杯碧。
一统江山大,群贤气量恢。
客中逢节序,雨后踏崔嵬。
虎踞城如昨,鳌分极不摧。
令序恣间寻,吴人雅好弄。
微风况暄和,次帽不觉冻。
群贤欣华至,夙饶济胜用。
昨夜横山堂,柔翰频自弄。
诸君各健举,独如蝇被冻。
诗本吾家学,才尽迄无用。

瘦筇倦作登高去,却怕黄花相尔汝。


岭头拭目望龙安,更在云烟遮断处。



思量落帽人风度,休说当年功纪柱。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白狗次黄牛,滩如竹节稠。


路穿天地险,人续古今愁。


忽见千花塔,因停一叶舟。

秋到边城角声哀,烽火照高台。
悲歌击筑,凭高酹酒,此兴悠哉。


多情谁似南山月,特地暮云开。

八月残暑退,秋声满庭树。


岂无四方志,衰病迫霜露。


辽东黄头奴,稔恶天震怒。

故里登高接隽游,即今不计几番秋。


一樽尚与菊花醉,万事不禁江水流。


薄命虽多死闾巷,逢时亦有至公侯。

晴原霜后若榴红,佳节登临兴未穷。


日泛花光摇露际,酒浮山色入樽中。


金壶恣洒毫端墨,玉麈交挥席上风。

江涵秋影雁初飞,与客携壶上翠微。


尘世难逢开口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
但将酩酊酬佳节,不用登临恨落晖。

世路山河险,君门烟雾深。
年年上高处,未省不伤心。

前日登高泛玉卮,击铜赓唱有新辞。


如何偶作销魂别,又复重吟把菊诗。


上苑盍簪延景刻,北都投辖盛官仪。

台殿荒墟辱井堙,豪华不复见临春。


北山漠漠云垂地,南埭悠悠水映人。


驰道蔽亏松半死,射场埋没雉多驯。

干戈六代战血埋,双阙尚指山崔嵬。


当时君臣但儿戏,把酒空劝长星杯。


临春美女闭黄壤,玉枝自蕊繁如堆。

六朝人物随烟埃,金舆玉几安在哉。


钟山石城已寂寞,只见江水云端来。


百年故老有存者,尚忆世宗初伐淮。

寒云沈屯白日埋,河汉荡坼天如筛。


衡门兼旬限泥潦,卧听窾木鸣相挨。


萧辰忽扫纤翳尽,北岭初出青嵬嵬。

簿领纷纷惜此时,起携佳客散沈迷。


十围但见诸营柳,九曲难寻故国溪。


牵埭欲随流水远,放船终碍画桥低。

青山远近带皇州,霁景重阳上北楼。


雨歇亭皋仙菊润,霜飞天苑御梨秋。


茱萸插鬓花宜寿,翡翠横钗舞作愁。

山城本孤峻,凭高结层轩。


江气偏宜早,林英粲已繁。


馀滋含宿霁,众妍在朝暾。

初正候才兆,涉七气已弄。


霭霭野浮阳,晖晖水披冻。


圣朝身不废,佳节古所用。
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


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


横笛惊征雁,娇歌落塞云。

我来秋浦政逢秋,梦里曾来似旧游。


风月不供诗酒债,江山长管古今愁。


谪仙狂饮颠吟寺,小杜倡情冶思楼。

高台造云端,遐瞰周四垠。


雄都定鼎地,势据万国尊。


河岳出云雨,土圭酌乾坤。

采采黄花不满衣,暝烟起望自朝晖。


马乡病里芳菲晚,宋玉愁边节序非。


落木流波如有意,来鸿去燕故相违。

江山盘踞千年地,风雨崔嵬百尺台。


摇落霜林秋籁发,参差云堞晓光开。


四愁多阻张衡望,九辨堪兴宋玉哀。

凭高入梦,摇落关情,寒香吹尽空岩。
坠叶消红,欲题秋讯难缄。
重阳正隔残照,趁西风、不响云尖。

思渺西风,怅行踪、浪逐南飞高雁。
怯上翠微,危楼更堪凭晚。
蓬莱对起幽云,澹野色山容愁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