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心静病良已,翛然巾屦轻。


灰深地炉暖,日出纸窗明。


宿雨全消瘴,新霜剩得晴。

西山破晓两眉青,南浦无风一镜平。


食尽不容添鹤口,身闲且免负鸥盟。


霜前草树已无色,雨到菰蒲先有声。

黄叶落空城,青山绕官廨。


风云凄已高,岁月惊何迈。


陂田寒未收,野水浅生派。

孤舟天际外,去路望中赊。


贫病远行客,梦魂多在家。


蝉吟秋色树,鸦噪夕阳沙。

解印书千轴,重阳酒百缸。

凉风满红树,晓月下秋江。

岩壑会归去,尘埃终不降。

邀侣以官解,泛然成独游。


川光初媚日,山色正矜秋。


野竹疏还密,岩泉咽复流。

耳虚多听远,展传晨鸡鸣。


一室背灯卧,中宵扫叶声。


兰芳经雨败,鹤病得秋轻。

雨歇晚霞明,风调夜景清。


月高微晕散,云薄细鳞生。


露草百虫思,秋林千叶声。

太原兵重压强胡,莫对秋风忆鲙鲈。


万里天声扬紫塞,十年人望在黄枢。


定应松柏心无改,自信云龙道不孤。

潦收沙衍出,霜降天宇晶。


伏槛一长眺,津途多远情。


思来江山外,望尽烟云生。

胡床东乡坐,秋风忽凄其。


老夫衰病骨,急令闭东扉。


西扉亦半掩,压风作东吹。

日色全无热,秋凉不似初。


行人惊翡翠,掠水度芙蕖。


平野一回顾,远山千有馀。

着意裁诗特地催,花须着意听新诗。


清香未吐黄金粟,嫩蕊犹藏碧玉枝。


不是地寒偏放晚,定知花好故开迟。

婢喜蝇僵雾帐,儿夸蜗篆风楹。


片云片雨送暑,残日残霞闪晴。

风拍波惊,露零秋觉,断绿衰红江上。
艳拂潮妆,澹凝冰靥,别翻翠池花浪。
过数点斜阳雨,啼绡粉痕冷。

好风入帘图画响,斜照穿隙网丝明。


檐间双雀有时斗,壁下一蛩终日鸣。

楼前处处长秋苔,俯仰璿杓又欲回。


残暑已随梁燕去,小春应为海棠来。


客愁天远诗无托,吏案山横睡有媒。

旁若无人鼠饮砚,麾之不去蝇登盘。


天凉睡起枕痕暖,日晚慵来香字寒。

市声汹汹鼓催阵,日影骎骎潮涨痕。


消磨意气默数息,把玩光阴牢闭门。

中秋昨已等闲过,重九今还如梦来。


霜鬓数茎羞堕帻,黄花三度笑空杯。

就食迁居蚁坟壤,随风作舍蛛袅丝。


百年何处用三窟,万事信缘安一枝。

暮云收尽雨初晴,马首关山路几程。


落日旌旗迎使节,西风鼓角动边城。


溪流清见行人影,霜信寒催过雁声。

猎猎西风卷客衣,茫茫衰草澹斜晖。


山横暮霭牛羊下,树带寒烟鸟雀归。


几杵疏钟鸣梵宇,一村镫火掩柴扉。

天晴禾黍平,畅目亦伤情。


野店云日丽,孤庄砧杵鸣。


川原唯寂寞,岐路自纵横。

树老野泉清,幽人好独行。


去闲知路静,归晚喜山明。


兰芰通荒井,牛羊出古城。

中和节后捧琼瑰,坐读行吟数月来。


只叹雕龙方擅价,不知赪尾竟空回。


千枝白露陶潜柳,百尺黄金郭隗台。

宰邑惭良术,为文愧壮图。


纵饶长委命,争奈渐非夫。


杯酒有时有,乱罹无处无。

心忆莲池秉烛游,叶残花败尚维舟。


烟开翠扇清风晓,水泥红衣白露秋。


神女暂来云易散,仙娥初去月难留。

十亩山田近石涵,村居风俗旧曾谙。


帘前白艾惊春燕,篱上青桑待晚蚕。


云暖采茶来岭北,月明沽酒过溪南。

城高不可下,永日一登临。


曲槛凉飙急,空楼返照深。


苇花迷夕棹,梧叶散秋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