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吏来屡败哦诗兴,雨作常妨载酒行。


忽见家家插杨柳,始知今日是清明。

丹葩绿叶郁团团,消得姮娥种广寒。


行尽天涯年八十,至今未遇一枝看。

小山桂枝今所无,一生到处问樵夫。


细思不独人间少,月里何曾有两株。

红梅过后到缃梅,一种春风不并开。


造物无心还有意,引教日日放翁来。

乱簪桐帽花如雪,斜挂驴鞍酒满壶。


安得丹青如顾陆,凭渠画我夜归图。

小亭终日倚阑干,树树梅花看到残。


只怪此翁常谢客,元来不是怕春寒。

当年走马锦城西,曾为梅花醉似泥。


二十里中香不断,青羊宫到浣花溪。

疏枝冷蕊谁能画,杨叟江西旧擅名。


今日东窗闲拂拭,去人一尺眼先明。

折得梅花古渡头,诗凡却恐作花羞。


清樽赖有平生约,烂醉千场死即休。

高韵知难折简呼,溪头扫地置芳壶。


梅如解语应惆怅,昔日名流一个无。

体中颇觉不能佳,急就梅花一散怀。


冲雨涉溪君会否,免教尘土涴青鞋。

人能不食十二日,惟书安可一日无。


唐虞虽远典谟在,病卧蓬窗时嗫嚅。

唐虞已远三千岁,每诵遗书涕泗潸。


济济九官十二牧,我独不得居其间。

常忆初年十七时,朝朝乌帽出从师。


忽逢寒食停供课,正写矾书作赝碑。

寺楼已断暮钟声,照佛琉璃一点明。


不道溪深待船久,老僧惊怪太迟生。

霜风吹帽江村路,小蹇迢迢委辔行。


忽到云山幽绝处,穿林啼鸟不知名。

规模正似钓鱼庵,把酒才容客二三。


若比东偏参倚室,此中犹自觉耽耽。

乌桕迎霜已半丹,哦诗终日合凭栏。


霜高木落应尤好,长挂西窗更怕寒。

治生何用学陶朱,少许能悭便有馀。


惜酒已停晨服药,省油仍废夜观书。

老人孤寂似无家,午枕初回日已斜。


偶得风和身亦健,舍南舍北探梅花。

老衰有验诗先退,勋业无心梦渐稀。


浅浦小山孤绝处,数家烟火自相依。

北庵睡起坐东厢,无事方知日月长。


天与诗人送诗本,一双黄蝶弄秋光。

一樽且复罄幽欢,不是痴顽强自宽。


死去何忧累儿子,千钱可买市成棺。

身如蚕老已三眠,一茧何妨自裹缠。


豆饭藜羹支永日,槿篱竹屋送馀年。

治道巍巍本易成,狂言安得略施行。


太平事业人皆见,不计封伦死与生。

今朝卖谷得青钱,自出街头买彘肩。


草火燎来香满屋,未容下箸已流涎。

过得一日过一日,人间万事不须谋。


邻家幸可赊芳酝,红蕊何曾笑白头。

麦野桑村有酒徒,过门相觅醉相扶。


朱门日日教歌舞,也有侬家此乐无。

静处知君解策勋,炉香袅袅起微云。


岸巾不住寻青士,攲枕还应对墨君。

尘埃车马日骎骎,谁解从君一散襟。


待我清秋有闲日,抱琴来写万龙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