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惨惨天寒独掩扃,纷纷黄叶满空庭。


孤坟何处依山木,百口无家学水萍。


篱花犹及重阳发,邻笛那堪落日听。

建隼罢鸣珂,初传来暮歌。


渔樵识太古,草树得阳和。


东道诸生从,南依远客过。

双鱼底事到侬家,扑手新诗片片霞。


唱到白蘋洲畔曲,芙蓉空老蜀江花。

七十从戎鬓已斑,劳君相送出滇关。


过家儿子如相问,为报衰翁二月还。

百虫笑秋律,清削月夜闻。


晓棱视听微,风剪叶已纷。


君子鉴大雅,老人非俊群。

北山少日月,草木苦风霜。


贫士在重坎,食梅有酸肠。


万俗皆走圆,一身犹学方。

铜瓶洒遍不胜寒,雨点匀圆冻未干。


回首曈眬朝日上,槐龙对舞覆衣冠。

蔼蔼堂西十亩园,晚凉迎步绿阴繁。


共惊春去已多日,争看花开最后番。


未许狂风催烂熳,故将青幄强安存。

少年漂泊马光禄,末路骞腾朱会稽。


儒术远追齐稷下,文词近比汉京西。


平生碑版无容继,此日铭诗谁为题。

君不见西都校书宗室叟,东鲁高谈鼓瑟手。
偶然同我西掖垣,并立晓班分左右。


龙文百斛世无价,瓦釜枵然但升斗。

铜鉼洒遍不胜寒,雨点匀圆冻未干。


回首曈昽朝日上,槐龙对舞覆衣冠。

讲罢渊然似不胜,诗书默已契天心。


高宗问答终垂世,未信诸儒测浅深。

早岁西厢跪直言,起迎天步晚临轩。


何知老侍曾孙圣,欲泣龙髯吐复吞。

迩英肃肃晓霜清,玉宇时闻槁叶零。


风过都城吹广内,万人笑语落中庭。

倾尽香醪雪亦晴,东斋醉卧已三更。


佳人不惯生疏客,不尽清歌宛转声。

南国高人真巨源,华堂邂逅接清樽。


十年一见都如梦,莫怪终宵语笑喧。

新岁逼人无一日,残冬飞雪已三回。


百分琥珀从君劝,十里琼瑶走马来。

衣冠双日款蓬莱,帘脱琼钩扇不开。


清晓逮惊三殿启,翠华遥自九天来。


晨光稍稍侵黄盖,瑞雾霏霏著禁槐。

万人齐仗足声匀,翠辇徐行不动尘。


夹道欢呼通老稚,从官杂遝数徐陈。


旌旗稍放龙蛇卷,旒冕初看日月新。

传闻公作新亭好,先报侬家拄杖知。


便拟挈瓶来煮茗,绕阑干角遍寻诗。

落纸云烟堕翠峦,一泓潭月斗清寒。


凤凰池上挥毫手,却掬山泉淬笔端。

劝耕堂上醉高年,和气春风共蔼然。


大士亦修随喜供,夜来古井跃新泉。

奉使亲藩属俊才,宁亲此日遂归来。


天涯游子十年别,堂上慈颜一笑开。


北阙风云新节钺,西湖烟雨旧楼台。

投分平生不数人,忆陪文馆笑谈新。


资中宰树看成拱,荆府诗筒迹又陈。


已恨别离空岁月,那知解后亦参辰。

玉佩琼琚出近班,仙槎从此到人间。


聊须海内无双士,往镇坤维百二关。


御府应留霜简看,乡人休羡锦衣还。

格与功俱造,何人意不降。


一宵三梦柳,孤泊九秋江。


擢第名重列,冲天字几双。

纶阁九华前,森沈彩仗连。


洞门开旭日,清禁肃秋天。


霜满朝容备,钟馀漏唱传。

颍阳春色似河阳,一望繁花一县香。


今日送官君最恨,可怜才子白须长。

露如轻雨月如霜,不见星河见雁行。


虚晕入池波自泛,满轮当苑桂多香。


春台几望黄龙阙,云路宁分白玉郎。

飘然去谒八仙翁,自地从天香满空。


紫盖迥标双鹤上,语音犹在五云中。


青溪不接渔樵路,丹井唯传草木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