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物生有象象乃滋,梦、幻无根成斯须。


方其梦时了非无,泡、影一失俯仰殊。



清露未晞电已徂,此灭灭尽乃真吾。

我昔识子自武功,寒厅夜语樽酒同。


酒阑烛尽语不尽,倦仆立寐僵屏风。


丁宁劝学不死诀,自言亲受方瞳翁。

少年上人号怀素,草书天下称独步。


墨池飞出北溟鱼,笔锋杀尽中山兔。


八月九月天气凉,酒徒词客满高堂。

斯人已云亡,草圣秘难得。


及兹烦见示,满目一凄恻。


悲风生微绡,万里起古色。

赐休暂解簿书围,醉草今年颇入微。


手挹冻醪秋露重,卷翻狂墨瘦蛟飞。


临池勤苦今安有,漏壁工夫古亦稀。

才下多阨穷,地僻罕人客。

半生走四海,竟无第一策。

暮年忽大悟,惟有紧闭门。

吾庐宛在水中沚,车马喧嚣那到耳。


一堂翛然卧虚旷,蝉声未断虫声起。


有时寓意笔砚间,跌宕奔腾作诙诡。

天孙独处河之湄,龙梭夜织冰蚕丝。
机头剪落光陆离,骑鲸仙人醉题诗。


字大如斗健欲飞,利刀猛斫生蛟螭。

倾家酿酒三千石,闲愁万斛酒不敌。


今朝醉眼烂岩电,提笔四顾天地窄。


忽然挥扫不自知,风云入怀天借力。

胸中磊落藏五兵,欲试无路空峥嵘。


酒为旗鼓笔刀槊,势从天落银河倾。


端溪石池浓作墨,烛光相射飞纵横。

朱楼矫首隘八荒,绿酒一举累百觞。
洗我堆阜峥嵘之胸次,写为淋漓放纵之词章。


墨翻初若鬼神怒,字瘦忽作蛟螭僵。

有漏神仙有发僧,碧幮攲枕对秋灯。


忽然起索三升酒,飒飒蛟龙入剡藤。

高楼贺监昔曾登,壁上笔踪龙虎腾。


中国书流尚皇象,北朝文士重徐陵。


偶因独见空惊目,恨不同时便伏膺。

少时草圣学钟王,意气欲齐韦与张。
家藏古本数十百,千奇万怪常搜索。


今得君家一卷书,始觉辛勤总无益。

老松不得千年寿,何况高材傲世人。


唯有草书三昧法,龙蛇夭矫锁黄尘。

脱略看时辈,诸君等发蒙。


董狐常直笔,汲黯少居中。


鵩入迁臣舍,乌号厌世弓。

狂僧不为酒,狂笔自通天。


将书云霞片,直至清明巅。


手中飞黑电,象外泻玄泉。

鹰扬不减少年时,墨作龙蛇纸上飞。


应笑学书心力尽,临池写遍未裁衣。

楚僧怀素工草书,古法尽能新有馀。


神清骨竦意真率,醉来为我挥健笔。


始从破体变风姿,一一花开春景迟。

丹砂篆印发题封,云母屏开照耀中。


漠漠蛟绡吹入纸,翘翘虿发卷随风。


新番自与鸿都异,旧法唯应垩帚同。

雪压千峰横枕上,穷困虽多还激壮。


看师逸迹两相宜,高适歌行李白诗。


海上惊驱山猛烧,吹断狂烟著沙草。

臣闻伏羲画卦朴且淳,苍颉造字初有文。
大篆小篆八分体,楷隶章草何纷纭。


因兹八法各有要,遂使六艺区以分。

何处一屏风,分明怀素踪。


虽多尘色染,犹见墨痕浓。


怪石奔秋涧,寒藤挂古松。

书家孺子有奇名,天然大草令人惊。


僧虔老时把笔法,孺子如今皆暗合。


飙挥电洒眼不及,但觉毫端鸣飒飒。

开士怀素,僧中之英,气概通疏,性灵豁畅。
精心草圣,积有岁时,江岭之间,其名大著。
故吏部尚书韦公陟,睹其笔力,勖以有成;今礼部侍郎张公谓,赏其不羁,引共游处。

草书若不入晋人格,辄徒成下品。
张颠俗子,变乱古法,惊诸凡夫,自有识者。
怀素少加平淡,稍到天成。

当年阙里与论诗,晚岁河山断梦思。


妙手不为平世用,高怀犹有故人知。

四海声名何水曹,新诗旧德自相高。


一官早要称三字,二鬓何须著两毛。

此诗此字有谁知,画省郎官自倔奇。


罪大从来身万里,政成今有麦三岐。

龙蛇起伏笔无前,江汉渊回语更妍。


好事元须一赏足,藏家不必万人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