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朝策犁眉騧,举鞭力不堪。


强扶愁疾向何处,角巾微服尧祠南。



长杨扫地不见日,石门喷作金沙潭。

客自长安来,还归长安去。


狂风吹我心,西挂咸阳树。


此情不可道,此别何时遇。

鲁客向西笑,君门若梦中。


霜凋逐臣发,日忆明光宫。


复羡二龙去,才华冠世雄。

白发将军亦壮哉,西京昨夜捷书来。


胡儿敢作千年计,天意宁知一日回。


列圣仁恩深雨露,中兴赦令疾风雷。

新花来远喜开封,呼酒看花兴未穷。


年少曾为洛阳客,眼明重见魏家红。


却思初赴青油幕,自笑今为白发翁。

京师轻薄儿,意气多豪侠。
争夸朱颜事年少,肯慰白发将花插。


尚书好事与俗殊,怜我霜毛苦萧飒。

儿曹曾上洛城头,尚记清波绕驿流。


却想山川常在梦,可怜颜发已惊秋。


辟书今日看君去,著籍长年叹我留。

闲居寡言宴,独坐惨风尘。


忽见严冬尽,方知列宿春。


夜将寒色去,年共晓光新。

犀箸金盘不暇尝,更须石上捣黄粱。


数钱未免河东旧,不识前朝大练光。

亲祀甘泉岁一终,属车徐动不惊风。


宓妃何预词臣事,指点讥呵豹尾中。

半夜秋声独断蓬,百年身事算成空。


祢生词赋抛江夏,汉祖精神忆沛中。


未必他时能富贵,只应从此见穷通。

秦树团团夕结阴,此中庄舄动悲吟。


一枝丹桂未入手,万里苍波长负心。


老去渐知时态薄,愁来唯愿酒杯深。

进乏梯媒退又难,强随豪贵殢长安。


风从昨夜吹银汉,泪拟何门落玉盘。


抛掷红尘应有恨,思量仙桂也无端。

当时交友都无几,欲问欢娱亦异今。


花接上林新木变,水分清洛旧池深。


嵯峨嵩色云常在,窈窕宫墙草又侵。

去作西畿令,当趋大尹庭。


闲寻前代迹,净扫古槐厅。


未惯餐周粟,还应忆楚萍。

闻君梦慈亲,手把青玉佩。


循环念归期,月已九弦晦。


既寤心悁悁,面垢不暇颒。

在昔志四海,所遇非一途。


朝以言悟主,夕即被金朱。


于兹亦未几,用直升云衢。

昔时三月在西洛,始得午桥双鳜鱼。


墨藓点衣鳞细细,红盘铺藻尾舒舒。


麟台老监分烹去,莲幕佳宾唱和初。

跃马西畿令,家茔在洛阳。


衣沾寒食雨,花发故宫墙。


冷淡鸠鸣屋,宽闲水满塘。

有冯虚公子者,心侈体忲,雅好博古,学乎旧史氏,是以多识前代之载。


言于安处先生曰:夫人在阳时则舒,在阴时则惨,此牵乎天者也。


处沃土则逸,处瘠土则劳,此系乎地者也。

勋业与谁同,萧何第一功。


两朝行直道,万国变淳风。


微恙妨三接,辞荣动四聪。

锦衣西去道何光,卜葬伊川旧钓乡。


留守开筵亲举白,故人垂泪看焚黄。


重寻泉石应多感,旋插松楸未著行。

五十升端揆,西郊任保釐。


偶抛三事重,未失百僚师。


府县威仪引,宫城管钥随。

休官得宴闲,理固居处静。


中或不自达,触物挠天性。


遂令优游心,反致寂寞病。

青绶股肱守,毳衣方伯监。


威名真落落,硕望自岩岩。


道远年如待,才长志尚缄。

勇掷诸生笔,终乘使者车。


家声唯孝谨,将略亦诗书。


鹤发遗荣始,泷冈卜兆初。

自昔东郊择股肱,至今筦钥委名卿。


官仪高出金华殿,地理雄专北斗城。


宝带别兼天马赐,彩衣仍照玉符明。

新年竞作新装束,爱著新衣。
爱著新衣。
十四十三小女儿。

高论弥天四海闻,久为龙象主空门。


雪峰传法称开士,麟殿谈经奉至尊。


香满赐衣归洛社,苔封文室寄梁园。

寝邱遗业废多年,衣裓空藏命说篇。


北阙上书陈祖德,上林结社会时贤。


风尘不肯留京邑,龙象重归启梵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