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【其一】


问讯东桥竹,将军有报书。


倒衣还命驾,高枕乃吾庐。


花妥莺捎蝶,溪喧獭趁鱼。

商州南十里,有水名寿泉。


涌出石崖下,流经山店前。


忆昔相送日,我去君言还。

阁前下马思裴回,第二房门手自开。


昔为白面书郎去,今作苍须赞善来。


吏人不识多新补,松竹相亲是旧栽。

白石岩扉碧藓滋,上清沦谪得归迟。


一春梦雨常飘瓦,尽日灵风不满旗。


萼绿华来无定所,杜兰香去未移时。

忆我东游未有须,扶衰重此驻肩舆。


市中年少今谁在,鲁叟当街六十馀。

不到南塘久,重来二十年。


山如龟背厚,地与马鞍连。


徐子旧书址,毛公新墓田。

居礼曹,客有过者曰:“卿知今日之扬州乎?读鲍照《芜城赋》则遇之矣。
”余悲其言。
 明年,乞假南游,抵扬州,属有告籴谋谋,舍舟而馆。

城西郎官屯,多官阅一宅。


家公昔为郎,有此湫隘室。


朝阳与夕阳,屋角红不积。

绣岭仙人阁,华清玉女汤。


山川犹气象,台殿久荒凉。


暖水生烟雾,寒松受雪霜。

天井关前策马过,道彷古庙郁嵯峨。


石留辙迹深如许,道在人心耿不磨。


残雪初消山似洗,暖风才动鸟如歌。

世事风经两过,此身遇坎乘流。


折腰不为五斗,辙环或遍九州。

又三高祠下,依古柳,缆轻舟。
渺飞过垂虹,相迎画鹢,劳动沙鸥。
凝眸。

烂柯山下忍重到,双桧楼前日欲残。


华屋未移春照灼,故侯何在泪汍澜。


不唯济物工夫大,长忆容才尺度宽。

庄周高论伯牙琴,闲夜思量泪满襟。


四海共谁言近事,九原从此负初心。


鸥翻汉浦风波急,雁下郧溪雾雨深。

往岁酂侯镇渚宫,曾将清律暖孤蓬。

才怜曼倩三冬后,艺许由基一箭中。

言重不能轻薄命,地寒终是泣春风。

水西船,山北酒,多为买春去。
事与云消,飞过旧时雨。
谩留一掬相思,待题红叶,奈红叶、更无题处。

□声短棹,柳色长条,无花但觉风香。
万境天开,逸兴纵我清狂。
白鸥更闲似我,趁平芜、飞过斜阳。

魏武败忘归,孤军处山顶。


虽邻江上浦,凿岩山巅井。


岂是欲劳兵,防患在萌颖。

谁作此园为宴喜,而今乐事已难并。


佳人去后门长锁,蔓草离离上古城。

褦襶甘蒙热客讥,昔游坊巷认依稀。


不殊风景人偏老,有几华年昨已非。


潭影偶留俄雁过,雪痕终化况鸿飞。

翠微曾与客同游,陟险搜奇兴未休。


八载重来惊老大,千年高咏想风流。


云迷复岭深藏洞,水落寒江远见洲。

曾随使旆此东归,日日登临到落晖。


畴昔侍行犹总角,如今重过合沾衣。


窥鱼翠碧忘形坐,趁伴蜻蜓照影飞。

二十五年南北走,遗爱寂然民记否。


昔日婴儿今壮夫,昔日壮夫今老叟。

昔辞莲幕去,三十四炎凉。


旧物三峰雪,新悲一镊霜。


云低秦野阔,木落渭川长。

画桥流水桃溪路,别是壶中佳致。
南楼夜月,东窗疏雨,金莲共醉。
人静回廊,并肩携手,玉芝香里。

冰肌仍带雪,霜鬓更逢梅。


花是去年白,人知何日回。


一杯临老客,三度隔墙开。

我是钧天梦觉人,忆来松下是前身。


老僧何去袈裟在,落叶斜阳满室尘。

灵岩山馆好菟裘,老友重过泪暗流。


嗣祖早亡犹是福,武安若在恐难留。


春风亭树花谁看,落日林峦鸟自投。

泛孤艇东皋过遍,尚记当日,绿阴门掩。
屐齿莓苔,酒痕罗袖事何限?欲寻前迹,空惆怅成秋苑。
自约赏花人,别后总风流云散。

俯仰悲欢了不同,回头已隔五春风。


兔葵燕麦情何恨,雁柱鲲弦事已空。


自分此生无鲍叔,敢期后世有扬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