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安石榴花开最迟,绛裙深树出幽菲。
吾庐想见无限好,客子倦游胡不归。
坐上一樽虽得满,古来四事巧相违。
寂寂东坡一病翁,白发萧散满霜风。
小儿误喜朱颜在,一笑那知是酒红。
梦里青春可得追,欲将诗句绊馀晖。
酒阑病客惟思睡,蜜熟黄蜂亦懒飞。
芍药樱桃俱扫地,鬓丝禅榻两忘机。
偶作郊原十日游,未应回首厌笼囚。
但教尘土驱驰足,终把云山烂漫酬。
闻道逢春思濯锦,便须到处觅菟裘。
窗摇细浪鱼吹日,手弄黄花蝶透衣。
不觉春风吹酒醒,空教明月照人归。
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色岂非清净身。
夜来八万四千偈,他日如何举似人。
南迁欲举力田科,三径初成乐事多。
岂意残年踏朝市,有如疲马畏陵坡。
羡君同甲心方壮,笑我无聊鬓已皤。
江左风流王谢家,尽携书画到天涯。
却因梅雨丹青暗,洗出徐熙落墨花。
轻肌弱骨散幽葩,真是青裙两髻丫。
便有佳名配黄菊,应缘霜后苦无花。
枫林翠壁楚江边,踯躅千层不忍看。
开卷便知归路近,剑南樵叟为施丹。
倚竹佳人翠袖长,天寒犹著薄罗裳。
扬州近日红千叶,自是风流时世妆。
游蜂掠尽粉丝黄,落蕊犹收蜜露香。
待得春风几枝在,年来杀菽有飞霜。
倦枕厌长夜,小窗终未明。
孤村一犬吠,残月几人行。
衰鬓久已白,旅怀空自清。
萧索东风两鬓华,年年幡胜剪宫花。
愁闻塞曲吹芦管,喜见春盘得蓼芽。
吾国旧供云泽米,君家新致雪坑茶。
时新满座闻名字,别久何人记色香。
叶似杨梅蒸雾雨,花如卢橘傲风霜。
每怜莼菜下盐豉,肯与葡萄压酒浆。
我顷三章乞越州,欲寻万壑看交流。
且凭造物开山骨,已见天吴出浪头。
履道凿池虽可致,玉川卷地若为收。
壁立孤峰倚砚长,共疑沉水得顽苍。
欲随楚客纫兰佩,谁信吴儿是木肠。
山下曾逢化松石,玉中还有辟邪香。
柳花著水万浮萍,荔实周天两岁星。
本自玉肌非鹄浴,至今丹壳似猩刑。
侍郎赋咏穷三峡,妃子烟尘动四溟。
代北寒齑捣韭萍,奇苞零落似晨星。
逢盐久已成枯腊,得蜜犹疑是薄刑。
欲就左慈求拄杖,便随李白跨沧溟。
联镳接武两长身,鹓鹭行中笑语亲。
九子羡君门户壮,八州怜我往来频。
伫闻东府开宾阁,便乞西湖洗塞尘。
言中谋猷行中经,关西人物数清英。
欲过叔度留终日,未识鲁山空此生。
议论凋零三益友,功名分付二难兄。
安西老守是禅僧,到处应然无尽灯。
永夜出游从万骑,诸羌入看拥千层。
便因行乐令投甲,不用防秋更打冰。
北苑传呼陛楯郎,东夷初识令君香。
天山自可三箭取,海国何劳一苇杭。
宣劝不辞金碗侧,醉归争看玉鞭长。
帝城如海欲寻难,肯舍渔舟到杏坛。
剥啄扣君容膝户,巍峨笑我切云冠。
问羊独怪初平在,牧豕应同德曜看。
一声清跸雾开天,百辟心庄岂貌虔。
回顾惊君珠玉侧,同升愧我秕糠前。
徘徊月色留坛影,缥缈松香泛蜡烟。
屋雪号风苦战贫,纸窗迎日稍知春。
正如薝卜林中坐,更对芙蓉城里人。
昨想玉堂空冷彻,谁分银榼送清醇。
自甘茅屋老三间,岂意彤庭缀两班。
纸落云烟供醉后,诗成珠玉看朝还。
谁言载酒山无贺,记取啼乌巷有颜。
若人如马亦如班,笑履壶头出玉关。
已入西羌度沙碛,又从东海看涛山。
识君小异千人里,慰我长思十载间。
老入明光踏旧班,染须那复唱阳关。
故人飞上金銮殿,迁客来从饭颗山。
大笔推君西汉手,一言置我二刘间。
青衫别泪尚斓斑,十载江湖困抱关。
老去上书还北阙,朝来拄笏看西山。
相从杯酒形骸外,笑说平生醉梦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