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景仁

黄景仁,清代诗人。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阳湖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。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负诗名,为谋生计,曾四方奔波。一生怀才不遇,穷困潦倒,后授县丞,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,年仅35岁。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。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
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。
缠绵思尽抽残茧,宛转心伤剥后蕉。
仙佛茫茫两未成,只知独夜不平鸣。
风蓬飘尽悲歌气,泥絮沾来薄幸名。
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无一用是书生。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髮愁看泪眼枯。
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
千家笑语漏迟迟,忧患潜从物外知。
悄立市桥人不识,一星如月看多时。
五年心迹感云泥,再世交情恶别离。
聚散不妨成小劫,升沉无计可前知。
只宜东野闻猿惯,谁笑欧阳赋燕痴。
大道青楼望不遮,年时系写醉流霞。
风前带是同心结,杯底人如解语花。
下杜城边南北路,上阑门外去来车。
客有不乐游广陵,卧看八月秋涛兴。
伟哉造物此巨观,海水直挟心飞腾。
瀴溟万万夙未届,对此茫茫八埏隘。
繄余抱黯陋,研弄鲜精业。
横陈抚遗经,诘屈口先嗋。
而解嗤俗儒,鲰论何哮呷。
杨花飞,游丝扬,两地相逢不相让。
毕竟杨花性更柔,因风复上杨枝上。
游丝一缕当空垂,欲落不落花蕤蕤。
声声血泪诉沈冤,啼起巴陵暮雨昏。
只解千山唤行客,谁知身是未归魂。
【其一】
一代才豪仰大贤,天公位置却天然。
文章草草皆千古,仕宦匆匆祇十年。
暂借玉堂留姓氏,便依勾漏作神仙。
遮莫临行念我频,竹枝留涴泪痕新。
多缘刺史无坚约,岂视萧郎作路人。
望里彩云疑冉冉,愁边春水故粼粼。
露槛星房各悄然,江湖秋枕当游仙。
有情皓月怜孤影,无赖闲花照独眠。
结束铅华归少作,屏除丝竹入中年。
何处狮儿,半空飞下,横惹江东多事。
霜骤金戈,开出千年佳丽。
渡永嘉杂沓名流,宝钟阜延王气。
客愁底事肠回九?九派浔阳,九日重阳,九叠匡庐对举觞。
前人几辈消沉去?老子楼荒,老妪亭荒,且对江天醉一场。
连日爱新凉,更短更长,昨宵沉醉甚心肠。
百样温柔呼不起,袅尽炉香。
今夜醉柔乡,且费商量,和衣霍地倒银床。
绣罢频呵拈线手,昨夜交完九。
问春何处最多些?只在浅斟低唱、那人家。
半枝嫩柳当窗放,偷得新眉样。
连日爱新凉,更短更长,昨宵沉醉甚心肠。
百样温柔呼不起,袅尽炉香。
今夜醉柔乡,且费商量,和衣霍地倒银床。
酒渴香消,梦汝在、意钱庭院,依旧是春潮生颊,露桃如面。
病后腰成一花捻,别来泪珠千串。
诉候门,多苦和辛,红妆贱。
山明落日水明沙,寂寞秋成感物华。
独上高楼惨无语,忽闻孤雁竟思家。
和霜欲起千村杵,带月如听绝漠笳。
三载红桥旧路,轻尘暗换年华。
依然灯火照香车,玉箫吹子夜,明月在谁家?
几度青衫泪湿,重来破帽檐斜。
殢人风景又天涯。
犹记去年寒食暮,曾共约、桃根渡。
算花落花开今又度。
人去也、春何处?春去也、人何处?
如此凄凉风更雨,便去也、还须住。
莫怨妒花风雨浪,送我泥深,了却冰霜障。
身后繁华千万状,苦心现出无生相。

隐约绿纱窗未亮,似有魂来,小揭冰绡帐。
细草空林,丝丝冷雨挽风片。
瘦小孤魂,伴个人儿便。
寂寞泉台,今夜呼君遍。
五剧车声隐若雷,北邙惟见冢千堆。
夕阳劝客登楼去,山色将秋绕郭来。
寒甚更无修竹倚,愁多思买白杨栽。
何事催人老?是几处、残山剩水,闲凭闲吊。
此是青莲埋骨地,宅近谢家之朓。
总一样,文人宿草。
唤起窗前尚宿醒,啼鹃催去又声声。
丹青旧誓相如札,禅榻经时杜牧情。
别后相思空一水,重来回首已三生。
从此音尘各悄然,春山如黛草如烟。
泪添吴苑三更雨,恨惹邮亭一夜眠。
讵有青鸟缄别句,聊将锦瑟记流年。
眼界彻上下,忠义不可逃。
大觉上上乘,立脚宜坚牢。
明季益然师,大节丘山高。
红霞一片海上来,照我楼上华筵开。
倾觞绿酒忽复尽,楼中谪仙安在哉?
谪仙之楼楼百尺,笥河夫子文章伯。
风流仿佛楼中人,千一百年来此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