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与义

陈与义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,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,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(现在属河南)。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,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...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平生张翰极风流,好事工文妙九州。


灯里偶然同一笑,书来已似隔三秋。


林泉入梦吾当隐,花鸟催诗岁不留。

姬国馀芳代有人,于今公子秀溪濆。


处心如水尚书市,能赋临流靖节君。


花岛红云春句丽,月梅疏影夜香闻。

衮衮诸公车马尘,先生孤唱发阳春。


黄花不负秋风意,白发空随世事新。


闭户读书真得计,载肴从学岂无人。

衣冠衮衮相逢地,草木萧萧未变时。

聚散同惊一枕梦,悲欢各诵十年诗。

山林有约吾当去,天地无情子亦饥。

诗情不与岁情阑,春气犹兼水气寒。


怪我问花终不语,须公走马更来看。


共知浮世悲驹隙,即见平波散芡盘。

宴坐峰前冲雨急,黄岩县里借舟迟。


百年痴黠不相补,万事悲欢岂可期。


莽莽沧波兼宿雾,纷纷白鹭落山陂。

墙头花定觉风阑,墙外池深酒亦寒。


马健莫愁归路远,诗成未许俗人看。


钓鱼不用寻温水,濯发真如到洧盘。

过尽蛮荒兴复新,漳州画戟拥诗人。


十年去国九行旅,万里逢公一欠伸。


王粲登楼还感慨,纪瞻赴召欲逡巡。

百尺阑干横海立,一生襟抱与山开。


岸边天影随潮入,楼上春容带雨来。


慷慨赋诗还自恨,徘徊舒啸却生哀。

去程欲数莽难知,三日封州更作迟。


青嶂足稽天下士,锦囊今有峤南诗。


共登小阁春风里,回望中原夕霭时。

宦情吾与岁俱阑,只有诗盟偶未寒。


鬓色定从今夜改,梅花已判隔年看。


高门召客车稠叠,下里烧香篆屈盘。

年年春日寒欺客,今日春无一半寒。


不觉转头逢岁换,便须揩目待花看。


争新游女幡垂鬓,依旧先生日照盘。

暂脱朝衣不当闲,澶州梦断已多年。


诸公自致青云上,病客长斋绣佛前。


随意时为师子卧,安心懒作野狐禅。

会稽尚隔三千里,临贺初盘一百滩。

殊俗问津言语异,长年为客路歧难。

背人山岭重重去,照鹢梅花树树残。

十月北风催岁阑,九衢黄土污儒冠。


归鸦落日天机熟,老雁长云行路难。


欲诣热官忧冷语,且求浊酒寄清欢。

别君不觉岁时荒,岂意相从魑魅乡。


箧里诗书总零落,天涯形貌各昂藏。


江南今岁无胡虏,岭表穷冬有雪霜。

二十九年知已非,今年依旧壮心违。


黄尘满面人犹去,红叶无言秋又归。


万里天寒鸿雁瘦,千村岁暮鸟乌微。

年律将穷天地温,两州风气此横分。


已吟子美湖南句,更拟东坡岭外文。


隔水丛梅疑是雪,近人孤嶂欲生云。

甘泉坊里林影黑,吴氏舍前书榜鲜。


床座略容摩诘借,桂枝应待小山传。


兵横海内犹纷若,风到湖南还穆然。

雨师风伯不吾谋,漠漠穷阴断送秋。

欲过苏端泥浩荡,定知高凤麦漂流。

檐前甘菊已无益,阶下决明还可忧。

经岁柴门百事乖,此身只合卧苍苔。


蝉声未足秋风起,木叶俱鸣夜雨来。


棋局可观浮世理,灯花应为好诗开。

百年鼎鼎杂悲欢,老去初依六祖坛。


玄晏不堪长抱病,子真那复更为官。


山林未必容身得,颜面何宜与世看。

平生不接里闾欢,岂料相逢虺蜮坛。


能赋君推三世事,倦游我弃七年官。


流传恶语知谁好,勾引新篇得细看。

君王优诏起群公,也寘樵夫尺一中。


易著青衫随世事,难将白发犯秋风。


共谈太极非无意,能系苍生本不同。

山客龙钟不解耕,开轩危坐看阴晴。


前江后岭通云气,万壑千林送雨声。


海压竹枝低复举,风吹山角晦还明。

庙堂无策可平戎,坐使甘泉照夕烽。


初怪上都闻战马,岂知穷海看飞龙。


孤臣霜发三千丈,每岁烟花一万重。

斜阳步屧过东家,便置清樽不煮茶。


高柳光阴初罢絮,嫩凫毛羽欲成花。


群公天上分时栋,闲客江边管物华。

湖北弥年所,长沙费月馀。


初为邵阳梦,又作桂林书。


老矣身安用,飘然计本疏。

去岁重阳已百忧,今年依旧叹羁游。


篱底菊花唯解笑,镜中头发不禁秋。


凉风又落宫南木,老雁孤鸣汉北州。

飞花两岸照船红,百里榆堤半日风。


卧看满天云不动,不知云与我俱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