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格日景之轶绎,荡回风之濙远。


縡漴然而变匿,意纷讹而鳞衡。


望便娟以熠耀,粲黝绮于琉陈。

梦中本是伤心路。
芙蓉泪,樱桃语。
满帘花片,都受人心误。

轻风淡丽绣帘垂,婀娜帘开花亦随。

春草先笼红芍药,雕栏多分白棠梨。

黄鹂梦化原无晓,杜宇声消不上枝。

拂断垂垂雨,伤心荡尽春风语。
况是樱桃薇院也,堪悲。
又有个人儿似你。

裁红晕碧泪漫漫,南国春来正薄寒。


此去柳花如梦里,向来烟月是愁端。


画堂消息何人晓,翠帐容颜独自看。

有怅寒潮,无情残照,正是萧萧南浦。
更吹起、霜条孤影,还记得、旧时飞絮。
况晚来、烟浪斜阳,见行客、特地瘦腰如舞。

钱塘曾作帝王州,武穆遗坟在此丘。


游月旌旗伤豹尾,重湖风雨隔髦头。


当年宫馆连胡骑,此夜苍茫接戍楼。

少保绝世人,功名寄辽廓。


方其用兵时,战守何精确。


意气吞龙荒,事业高云阁。

荒凉夙昔鹤曹游,松柏吟风在上头。


苑吏已无勾漏鼎,烟霞犹少岳衡舟。


遥怜浦口芙蓉树,仿佛山中孔雀楼。

声名真似汉扶风,妙理玄规更不同。


一室茶香开澹黯,千行墨妙破冥蒙。


竺西瓶拂因缘在,江左风流物论雄。

莲塘格格蜻尾绿,香威阴烬龙幡曲。


兰皋欹雀金鳞浓,水底鸳鸯三十六。


捉花雾盖凤翼牵,蜂须懊恼猩唇连。

西泠月照紫兰丛,杨柳丝多待好风。


小苑有香皆冉冉,新花无梦不蒙蒙。


金吹油壁朝来见,玉作灵衣夜半缝。

丝丝碧树何曾卷,又是梨花晚。
海燕翻翻,那时娇面。
做了断肠缘。

深林自微细,朗月出潺湲。


鸂鶒照人白,湿雾横空山。


明童拨水去,青女骑月还。

修修林景在高柯,此夕西园行佩过。


隔水何人匪别鹤,空山无树亦微波。


黄梅自合钱塘雨,修竹谁传庚墓歌。

飙飙华馆风,凫凫玄岭草。


习习翔绛晨,淫淫睹窅眇。


翼翼众奇分,濖濖凌青照。

陌上花开花信稀,楝花风暖扬罗衣。


残花和梦垂垂谢,弱柳如人缓缓归。

不见长条见短枝,止缘幽恨减芳时。


年来几度丝千尺,引得丝长易别离。

野桥丹阁总通烟,春气虚无花影前。


北浦问谁芳草后,西泠应有恨情边。


看桃子夜论鹦鹉,折柳孤亭忆杜鹃。

项脊轩,旧南阁子也。
室仅方丈,可容一人居。
百年老屋,尘泥渗漉,雨泽下注;每移案,顾视无可置者。

予每北上,常翛然独往来,一与人同,未免屈意以循之,殊非其性,杜子美诗:眼前无俗物,多病也身轻。
子美真可语也。
昨自瓜洲渡江,四顾无人,独览江山之胜,殊为快意。

婢,魏孺人媵也。
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,葬虚丘。
事我而不卒,命也夫!


婢初媵时,年十岁,垂双鬟,曳深绿布裳。

吴、长洲二县,在郡治所,分境而治;而郡西诸山,皆在吴县。


其最高者:穹窿、阳山、邓尉、西脊、铜井,而灵岩,吴之故宫在焉。
尚有西子之遗迹;若虎丘、剑池及天平、尚方、支硎,皆胜地也;而太湖汪洋三万六千顷,七十二峰沉浸其间,则海内之奇观矣。

嘉靖辛卯,余自南都下第归。
闭门扫轨,朋旧少过。
家无闲室,昼居于内,日抱小女儿以嬉。

馀峰先生隐居安亭江上,于其居之北,构屋三楹,扁之曰栎全轩。
君为人坦夷,任性自适,不为周防于人。
意之所至,人或不谓为然,君亦不以屑意。

浮云方叆叇,光景遂已戢。


浃旬深霪澍,千里破封蛰。


茫茫河伯叹,萧萧山鬼泣。

崎岖江北道,复此渡淮水。


策马向广原,苍茫见帝里。


葱葱绿树陵,郁郁紫云起。

倚玉山之孤峙兮,前娄水之迂萦。
占恺爽于邑中兮,雄面势于山阳。


有默斋之主人兮,搆冰崖之草堂。

钟山云气何苍苍,长江万里来汤汤。
龙蟠虎踞宅帝王,凿山断岭自秦皇。


孙吴、司马、六代至南唐,神皋帝辇争辉煌。

御苑清风正麦秋,金舆晚出事宸游。


两歧凝露垂黄茂,万斛连云际绿畴。


先为祈年多瑞雪,节来甘雨应玄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