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冰雪风云事不同,今朝尊贵昨朝穷。
穷时多少英雄伴,名字应留夹袋中。
琴心挑取卓王孙,卖酒临邛石冻春。
狗监犹能荐才子,当时宰相是闲人。
草庐三顾屈英雄,慷慨南阳起卧龙。
鼎足未安星又陨,阵图留与浪涛舂。
善和坊里李端端,信是能行白牡丹。
谁信扬州金满市,元来花价属穷酸。
一宿因缘逆旅中,短词聊以托泥鸿。
当时我做陶承旨,何必尊前面发红。
酒赀长苦欠经营,预给餐钱费水衡。
多少如花后屏女,烧金时倩耿先生。
头如蒜颗眼如椒,雄逐雌飞向苇萧。
莫趁螗螂失巢穴,有人拈弹不相饶。
红树中间飞白云,黄茅槛底界斜曛。
此中大有逍遥处,难说于君画与君。
黄叶山家晓会琴,斜桥流水路阴阴。
东西南北鸡旐社,气象粗疏有古心。
雪满梁园飞鸟稀,暖煨榾柮闭柴扉。
地垆温却松花酒,刚是溪头拾蟹归。
杨柳阴浓夏日迟,村边高馆漫平池。
邻翁挈盒乘清早,来决输赢昨日棋。
独木桥边倚树根,古藤阴里啸王孙。
白云红树知多少,鸡犬人家自一村。
青藜拄杖寻诗处,多在平桥绿树中。
红叶没鞋人不到,野棠花落一溪风。
黄叶山家绕会琴,斜阳流水路阴阴。
东西茅屋鸡豚社,气象粗疏有古心。
青藜竹杖寻诗处,多在平桥野寺中。
黄叶没鞋人不到,豆篱花发浸溪红。
木叶飘摇涧水寒,田衣合事又驴鞍。
迂疏任是傍人笑,要探梅花信息难。
绮罗队里挥金客,红粉丛中夺锦人。
今日匡床卧摩诘,白藤如意紫纶巾。
拔嶂悬泉隔世嚣,层楼曲阁倚云霄。
赏春合有溪堂约,侵晓行过独木桥。
十丈霜根映涧虚,五缘茅屋野人居。
尘埃不到市朝远,琴趣年来只自知。
雁影横天报早霜,松声沿路奏清商。
旧时记得诗家说,落日下山人影长。
野水荒亭气象幽,山深因少客来游。
啼禽欲歇烟霞暝,一对西风落叶秋。
雨霁秋滩带石流,过桥心事与悠悠。
溪山如此人如玉,不梦京华空白头。
江南春尽野花稀,绿树阴阴结夏帏。
诗在浩然驴背上,按鞭徐咏夕阳归。
草阁吟秋倚晚晴,云山满目夕阳明。
诗成喜有相过客,识取渔梁柱杖声。
山意葱茏酿早寒,数家茅屋是渔滩。
分明苕霅溪头路,何日归家买木兰。
太湖西岸景萧疏,竹外山旋碧玉螺。
明月一天风满地,爽人秋意不须多。
扶筇散步碧山游,万壑千岩爽气浮。
一个茅荠如斗大,如何容得许多秋。
长松落阴满苍苔,四面轩窗向水开。
何限晚凉消不得,隔溪分看待人来。
青云台殿泉声隔,黄叶关河雁影来。
别有诗人好怀抱,西风双鬓一登台。
谁将妙笔写风流,写到风流处便休。
记得昔年曾识面,桃花深处短墙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