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仲尼探元化,幽鸿顺阳和。


大运自盈缩,春秋递来过。


盲飙忽号怒,万物相纷劘。

逶迤势已久,骨鲠道斯穷。


岂无感激者,时俗颓此风。


灌园何其鄙,皎皎於陵中。

昔日章华宴,荆王乐荒淫。


霓旌翠羽盖,射兕云梦林。


朅来高唐观,怅望云阳岑。

萧思话,南兰陵人,孝懿皇后弟子也。
父源之,字君流,历中书黄门郎,徐、兖二州刺史,冠军将军、南琅邪太守。
永初元年卒,追赠前将军。

益州刺史,汉武帝分梁州立,所治别见梁州,领郡二十九,县一百二十八,户五万三千一百四十一,口二十四万八千二百九十三。
去京都水九千九百七十。


蜀郡太守,秦立。

金鼎合神丹,世人将见欺。


飞飞骑羊子,胡乃在峨眉。


变化固幽类,芳菲能几时。

可怜瑶台树,灼灼佳人姿。


碧华映朱实,攀折青春时。


岂不盛光宠,荣君白玉墀。

朝入云中郡,北望单于台。


胡秦何密迩,沙朔气雄哉。


藉藉天骄子,猖狂已复来。

本为贵公子,平生实爱才。


感时思报国,拔剑起蒿莱。


西驰丁零塞,北上单于台。

浩然坐何慕,吾蜀有峨眉。


念与楚狂子,悠悠白云期。


时哉悲不会,涕泣久涟洏。

朔风吹海树,萧条边已秋。

亭上谁家子,哀哀明月楼。

自言幽燕客,结发事远游。

索居犹几日,炎夏忽然衰。


阳彩皆阴翳,亲友尽暌违。


登山望不见,涕泣久涟洏。

朅来豪游子,势利祸之门。


如何兰膏叹,感激自生冤。


众趋明所避,时弃道犹存。

起旃蒙大渊献,尽玄黓敦牂,凡八年。


王莽下天凤二年(乙亥,公元一五年)


春,二月,大赦天下。


民讹言黄龙堕死黄山宫中,百姓奔走往观者有万数。

秋天高高秋光清,秋风袅袅秋虫鸣。


嵩峰馀霞锦绮卷,伊水细浪鳞甲生。


洛阳闲客知无数,少出游山多在城。

咏物之词,自以东坡《水龙吟》为最工,邦卿《双双燕》次之。

孟子曰:“由尧舜至于汤,五百有余岁,若禹、皋陶,则见而知之;若汤,则闻而知之。
由汤至于文王,五百有余岁,若伊尹、莱朱则见而知之;若文王,则闻而知之。
由文王至于孔子,五百有余岁,若太公望、散宜生,则见而知之;若孔子,则闻而知之。

孟子曰:“形色,天性也;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。

拔剑临白刃,安能相中伤。


但畏工言子,称我三江旁。


飞泉流玉山,悬车栖扶桑。

出处同世网,高谊迈等伦。


异方惊会面,慰此贞良臣。

客从南溟来,黄屋今在否。


天高无消息,未忍即开口。

朱门巧夕沸欢声,田舍黄昏静掩扃。


男解牵牛女能织,不须徼福渡河星。

问:“‘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’,朱子作效验说,如何?”


先生曰:“圣贤只是为己之学,重功夫不重效验。
仁者以万物为体,不能一体,只己是私未忘。
全得仁体,则天下皆归于吾仁,就是‘八荒皆在我闼’意。

问孟子言“执中无权犹执一”。


先生曰:“中只有天理,只是易。
随时变易,如何执得?须是因时制宜,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。

诗曰:


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羹香。


世味薄方好,人情淡最长。


因人成事业,避难遇豪强。

苍苍丁零塞,今古缅荒途。


亭堠何摧兀,暴骨无全躯。


黄沙幕南起,白日隐西隅。

吾观龙变化,乃知至阳精。


石林何冥密,幽洞无留行。


古之得仙道,信与元化并。

玄蝉号白露,兹岁已蹉跎。


群物从大化,孤英将奈何?


瑶台有青鸟,远食玉山禾。


昆仑见玄凤,岂复虞云罗。

吾观昆仑化,日月沦洞冥。


精魄相交会,天壤以罗生。


仲尼推太极,老聃贵窈冥。

朝发宜都渚,浩然思故乡。


故乡不可见,路隔巫山阳。


巫山彩云没,高丘正微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