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萧索穷秋月,苍茫苦雨天。


泄云生栋上,行潦入庭前。


苔色侵三径,波声想五弦。

托质依高架,攒花对小堂。


晚开春去后,独秀院中央。


霁景朱明早,芳时白昼长。

南去经三楚,东来过五湖。

山头看候馆,水面问征途。

地远穷江界,天低接海隅。

昨夜江楼上,吟君数十篇。


词飘朱槛底,韵堕绿江前。


清楚音谐律,精微思入玄。

靖安宅里当窗柳,望驿台前扑地花。


两处春光同日尽,居人思客客思家。

送春君何在,君在山阴署。


忆我苏杭时,春游亦多处。


为君歌往事,岂敢辞劳虑。

谏诤知无补,迁移分所当。


不堪匡圣主,只合事空王。


龙象投新社,鹓鸾失故行。

闻君洛下住多年,何处春流最可怜?


为问魏王堤岸下,何如同德寺门前。


无妨水色堪闲玩,不得泉声伴醉眠。


那似此堂帘幕底,连明连夜碧潺湲。

三江路千里,五湖天一涯。


何如集贤第,中有平津池。


池胜主见觉,景新人未知。

秋天高高秋光清,秋风袅袅秋虫鸣。


嵩峰馀霞锦绮卷,伊水细浪鳞甲生。


洛阳闲客知无数,少出游山多在城。

今朝三月尽,寂寞春事毕。


黄鸟渐无声,朱樱新结实。


临风独长叹,此叹意非一。

夜梦归长安,见我故亲友。


损之在我左,顺之在我右。


云是二月天,春风出携手。

沣水店头春尽日,送君上马谪通川。


夷陵峡口明月夜,此处逢君是偶然。


一别五年方见面,相携三宿未回船。

尘缨忽解诚堪喜,世网重来未可知。


莫忘全吴馆中梦,岭南泥雨步行时。

三日欢游辞曲水,二年愁卧在长沙。


每登高处长相忆,何况兹楼属庾家。

微之谪去千馀里,太白无来十一年。


今日见名如见面,尘埃壁上破窗前。

乱峰深处云居路,共蹋花行独惜春。


胜地本来无定主,大都山属爱山人。

慈恩春色今朝尽,尽日裴回倚寺门。


惆怅春归留不得,紫藤花下渐黄昏。

不见刘君来近远,门前两度满枝花。


朝来惆怅宣平过,柳巷当头第一家。

江南名郡数苏杭,写在殷家三十章。


君是旅人犹苦忆,我为刺史更难忘。


境牵吟咏真诗国,兴入笙歌好醉乡。

雪压泥埋未死身,每劳存问愧交亲。


浮萍飘泊三千里,列宿参差十五人。


禁月落时君待漏,畬烟深处我行春。

丹霄携手三君子,白发垂头一病翁。


兰省花时锦帐下,庐山雨夜草庵中。


终身胶漆心应在,半路云泥迹不同。

怅望慈恩三月尽,紫桐花落鸟关关。


诚知曲水春相忆,其奈长沙老未还。


赤岭猿声催白首,黄茅瘴色换朱颜。

隋舰临淮甸,唐旗出井陉。


断鳌支四柱,卓马济三灵。


祖业隆盘古,孙谋复大庭。

一梦邯郸亦壮哉,沙堤金辔络龙媒。


两行画戟森朱户,十丈平桥夹绿槐。


东阁群英鸣佩集,北庭大战捷旗来。

百年村落半丘墟,垂老经过一柅车。


金石阙讹秦汉旧,山川胜绝晋唐馀。


醉题墨淡尘昏壁,诗社人亡泪溅裾。

再见封侯未为快,一掷成卢安用再。


世间得意固多矣,堪笑穷人事常败。


我生出仕四十年,寸进恰如船上埭。

印累累,绶若若,换君朱颜君不觉。


冠如箕,剑拄颐,苍头庐儿笑君痴。


不如短褐归乡舍,上毕租庸下婚嫁。

自问湖边舍,衰残俯仰中。


谋身悲日拙,造物假年丰。


税足催科静,禾登债负空。

入玉门关到酒泉,昔人想望若登天。


岂知万里西征客,归卧家山三十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