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后前林一向疏,丹枫落尽况黄梧。


犯寒侵早看残菊,怕热平生不拥炉。


老眼读书长作睡,病身得酒忽全苏。

一月秋阴一日晴,山禽相贺太丁宁。


不愁白发千茎雪,随喜黄庭一卷经。


晚雾薄情憎远岭,夕阳死命恋危亭。

忙里清流也带尘,闲中底物不长新。


水将树影挥空帚,枫换秋容作好春。


自是不归归便得,老来下笔笔如神。

咫尺东园千里遥,欣逢小霁略逍遥。


鹭穿秧稻新黄脚,虫秃金沙嫩紫条。


城市檐间堪系缆,山溪夜半失危桥。

万类欣欣一老悲,物华岂是不佳时。


病夫自与春无分,好景非于我独遗。


花底报来开已闹,雨中过了更曾知。

欲折红梅朵,看来不忍攀。


周回寻四处,恰得一枝繁。

药裹关心正腹烦,强排孤闷到东园。


行穿一一三三径,来往红红白白间。


绕树仰看浑不见,隔溪回望不胜繁。

桃李今春胜去春,添新换旧却重新。


冥搜奇特根窠底,妙简团栾树子匀。


移处带花非差事,登时著子亦娱人。

北阮稀相见,东园肯到无。


鞋留沙迹浅,扇答雨声疏。


新长水三尺,倒漂梅一株。

两年金凤城边,等闲又见东风菜。
侯门惯客,东园高宴,青云飞盖。
水上幽亭,恍然真似,兰舟同载。

重冈已隔红尘断,村落更年丰。
移居要就,窗中远岫,舍后长松。


十年种木,一年种谷,都付儿童。

新春甫惊蛰,草木犹未知。


高人静无事,颇怪春来迟。


肩舆出东郊,轻裘试朝曦。

东园之柳,萋其黄矣。


瞻彼白日,焕其阳矣。


眷眷怀思,曷其长矣。

窄轻衫,联宝辔,花里控金勒。
有底风光,都在画阑侧。
日迟春暖融融,杏红深处,为花醉,一鞭春色。

密覆荒茅已数重,中开别户更相容。


苦无公事妨人乐,多有清闲借客慵。


南浦潮平分剩水,北山路近得青松。

官舍如何有草堂,野人熟处是难忘。


池开月映千山迥,槛静风生六月凉。


幽径也从穿别圃,小舟还似过横塘。

闲园多好风,不意在街东。


早早诗名远,长长酒性同。


竹香新雨后,莺语落花中。

红花胜朱槿,越丹看更大。


腊月冒寒开,楚梅犹不奈。


曾非中土有,流落思江外。

太山不可历,石齿啮人足。


聊集怪与奇,苍苍都在目。


何须引寒流,平地作溪谷。

西南产修竹,色异东筠绿。


裁箫映檀唇,引枝宜凤宿。


移从几千里,不改生幽谷。

国赋有常计,计者岂不贤。


日夜疲精神,自鉴膏火前。


新春力有馀,锄荒东乳偏。

小池依小山,山晴翠光入。


无容群蛙鸣,间有孤鹤立。


曾不起波澜,石邮风自急。

圣贤有事业,皆在经籍中。


已爱牙作签,可轻山赐铜。


还来读诗礼,不用辨鱼虫。

空堂绝纤尘,虚静自生白。


长风吹月东,窗户如不隔。


漆园兹趣深,赤水珠难索。

明月过三五,飞出沧海迟。


佳人望清夜,隔树光离离。


不须磔虾蟆,寒魄自有亏。

削出青山根,峭立碧玉圭。


不作湘竹老,不染帝子啼。


不为盘中蔬,岂与烟茁齐。

寂寞外物乱,境清心亦清。


彼皆居深谷,此独处重城。


夷齐食薇蕨,千古首阳名。

结宇东园中,种花待春风。


口歌金缕衣,手折枝上红。


今日映绿发,他年羞青铜。

去冬辱嘉招,寒风方赑屃。


今秋侍高宴,晴日正澄丽。


虽无花花繁,且有丘樊思。

密叶萧森翠幕纡,暂来犹恨不长居。


脱冠解带坐终日,花落石床春自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