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日重阳节,开门有菊花。
不知来送酒,若个是陶家。
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幕愁衣单。
喧喧人语已成市,白日未到扶桑间。
永怀所好却成梦,玉色仿佛开心颜。
城上啼乌破寂寥,思君何处坐岧峣。
应须绿酒酬黄菊,何必红裙弄紫箫。
落木云连秋水渡,乱山烟入夕阳桥。
暑往讵几时,凉归亦云暂。
相随东山乐,及此身无憾。
聊回清池柂,更伏荒城槛。
金明驰道柳参天,投老重来听管弦。
饱食太官还惜日,夕阳临水意茫然。
九日无欢可得追,飘然随意历山陂。
蒋陵西曲风烟惨,也有黄花一两枝。
初九未成旬,重阳即此晨。
登高闻古事,载酒访幽人。
落帽恣欢饮,授衣同试新。
龙沙豫章北,九日挂帆过。
风俗因时见,湖山发兴多。
客中谁送酒,棹里自成歌。
楚万重阳日,群公赏宴来。
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
逸思高秋发,欢情落景催。
欲赋前贤九日诗,茱萸相斗一枝枝。
可怜宋玉情无限,争似陶潜醉不知。
绿鬓爱随风景变,黄华能与岁寒期。
青山远近带皇州,霁景重阳上北楼。
雨歇亭皋仙菊润,霜飞天苑御梨秋。
茱萸插鬓花宜寿,翡翠横钗舞作愁。
塞雁初来秋影寒。
霜林风过叶声乾。
龙山落帽千年事,我对西风犹整冠。
满眼黄花慰索贫,可怜风物逐时新。
范丹出后尘生釜,郭泰归来雨垫巾。
偶有清樽供寿母,遂无馀沥及他人。
碧窗闲杀春风手,古柳堤莺几日回。
纵有黄花堪对酒,应无红袖与传杯。
忆得旧时重九日,紫萸黄菊压梳钗。
寒花有意催垂泪,喜鹊无端屡下阶。
黄花节晚犹可惜,青眼故人殊未来。
金蕊飞觞无计共,香钿满地始应回。
月邀棋约屡登台,学省公厅只对街。
九日菊花孤痛饮,百端人事可安排。
万水千山厌问津,芭蕉林里自观身。
邻田鸡黍留熊也,风雨关河走阿秦。
鸿雁池边照双影,脊令原上忆三人。
革囊南渡传诗句,摹写相思意象真。
九日黄花倾寿酒,几回青眼望归尘。
蚤为学问文章误,晚作东西南北人。
季秋边朔苦,旅雁违霜雪。
凄凄阳卉腓,皎皎寒潭絜。
良辰感圣心,云旗兴暮节。
郡庭常窘束,凉野求昭旷。
楚客凛秋时,桓公旧台上。
清明风日好,历落江山望。
三月十六日,前乡贡进士韩愈,谨再拜言相公阁下:
愈闻周公之为辅相,其急于见贤也,方一食,三吐其哺;方一沐,三握其发。
当是时,天下之贤才,皆以举用;奸邪谗佞欺负之徒,皆以除去;四海皆已无虞;九夷八蛮之在荒服之外者,皆以宾贡;天灾时变,昆虫草木之妖,皆已销息;天下之所谓礼乐刑政教化之具,皆已修理;风俗皆已敦厚;动植之物,风雨霜露之所沾被者,皆已得宜;休徵嘉瑞,麟凤龟龙之属,皆已备至。
而周公以圣人之才,凭叔父之亲,其所辅理承化之功,又尽章章如是。
二月十六日,前乡贡进士韩愈,谨再拜言相公阁下:
向上书及所著文后,待命凡十有九日,不得命。
恐惧不敢逃遁,不知所为,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,以求毕其说,而请命于左右。
愈闻之,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,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,然后呼而望之也。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遥怜故园菊,应傍战场开。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
霜威逐亚相,杀气傍中军。
横笛惊征雁,娇歌落塞云。
节使横行西出师,鸣弓擐甲羽林儿。
台上霜风凌草木,军中杀气傍旌旗。
预知汉将宣威日,正是胡尘欲灭时。
春草池塘太液旁,水精宫殿牡丹香。
惭非绮里攀鸿翼,也侍承华宴凤庄。
玉唾银钩看落笔,绣袍金碗拜盈箱。
料病如料敌,用药如中的。
淮阴百战有百胜,由基百发无一失。
老唐脉法明更高,阅人二竖可得逃。
也知春向岁前回,不道春前早有梅。
折得数枝撚归去,蜂儿一路趁人来。
初爱寒香一朵斜,又逢奇朵出高丫。
折来折去花多了,忘却前花与后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