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传道零陵守,兹亭暂解装。


分群同雁鹜,几日到潇湘。


班竹思虞舜,赪萍忆楚王。

斫漆高崖畔,千筒不一盈。


野粮收橡子,山屋点松明。


只见树堪种,曾无田可耕。

五月黄梅肥,终朝密雨微。


绿苔侵竹阁,润气裛人衣。


背陇沾牛去,衔虫湿燕归。

北客多怀北,庖羊举玉卮。


吾乡虽处远,佳味颇相宜。


沙水马蹄鳖,雪天牛尾狸。

高斋谢公殁,此地即危楼。


不改窗中岫,无停川上舟。


壁阴缘薜荔,城暝笑鸺鹠。

竿头注腐鼠,水次野蜂知。


每视衔飞翅,因薰斸取陴。


绛囊千里道,乾蛹百钧驰。

诸葛久精妙,已能闻国都。


紫毫搜老兔,苍鼠拔长须。


露筦何明净,烟丸事染濡。

古有琴高者,骑鱼上碧天。


小鳞随水至,三月满江边。


少妇自捞摝,远人无弃捐。

细雨春冈滑,无因驻马蹄。


裘单怀后侣,风急过前溪。


近寺闻鱼鼓,穿林听竹鸡。

项籍路由此,力豪闻拔山。


八千提楚卒,百二破秦关。


陔下围歌合,江头匹马还。

信谗多见逐,伐国岂无仁。


屈子行江畔,昭王问水滨。


包茅曾责贡,香草自持纫。

每见昭亭壁,高璩笔墨存。


丹青虚格里,云雾碧纱痕。


鸟屎常愁污,虫丝几为扪。

伍员奔吴日,苍皇及水滨。


弯弓射楚使,解剑与渔人。


抉目观亡国,鞭尸失旧臣。

一过响山畔,常思路中丞。


开亭宴貔虎,制贼象冰蝇。


旧刻多磨灭,今人少诵称。

三洲滩口急,两水渡头来。


下过桓彝宅,上通严子台。


潺湲泻寒月,滉漾照春梅。

昭亭万仞山,古庙半山间。


赛雨使君去,钓潭渔父闲。


蕨肥岩向日,竹暗垄连关。

正月东都雪,多于旧腊时。


酒宾临迥阁,野雀集枯枝。


马向西城度,花从上苑迟。

生汝父母喜,死汝父母伤。


我行岂有亏,汝命何不长。


鸦雏春满窠,蜂子夏满房。

群书烟海眩弥茫,一念毫厘判圣狂。


煽宠艳诗多狎客,漏名直笔几牙郎。


同时待诏馀枚叟,何处山人似李唐。

文人何琐碎,夫子独雄尊。


击水移南海,追风出大宛。


黑潭龙怒起,碧宇鹘孤鶱。

灵妃一女子,瓣香起湄洲。


巨浸虽稽天,旗盖俨中流。


驾风樯浪舶,翻筋斗韆鞦。

燕山张皇薄伐,艮岳文饰太平。


黼贺克复受赏,瓘忧分裂有萌。

举世尽兄孔方,无人敢卿五郎。


客喜大夫粪苦,奴夸太尉足香。

南朝有脂粉气,李唐夸锦绣堆。


接休文声响去,梦太白脚板来。

古书随读已微茫,时事闲思欲发狂。


愿保残年同绛老,不贪来世作缁郎。


史饶西汉宁论晋,诗止黄初不及唐。

且耕闲旷钓迷茫,风月佳时亦放狂。


辟谷久从赤松子,对花几换紫微郎。


王何变晋为东晋,郊岛催唐入季唐。

眉洲屿隔雪涛中,闻此山川仿佛同。


但是至人游息地,邦人处处作离宫。

国脉微如缕。
问长缨、何时入手,缚将戎主。
未必人间无好汉,谁与宽些尺度。

帆近蓬莱忽浩茫,归来散发且阳狂。


昔陪上帝图书府,今作清都山水郎。


子美愁来曾叫舜,退之老去独鸣唐。

村有数家无百廛,小轩送目到鸿边。


青牛曾动半空紫,白凤端为一卷玄。


上世架签犹万轴,太平斗米只三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