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城头初日始翻鸦,陌上晴泥已没车。


冻合玉楼寒起粟,光摇银海眩生花。


遗蝗入地应千尺,宿麦连云有几家。

路转山腰足未移,水清石瘦便能奇。


白云自占东西岭,明月谁分上下池。


黑黍黄粱初熟候,朱柑绿橘半甜时。

推挤不去已三年,鱼鸟依然笑我顽。


人未放归江北路,天教看尽浙西山。


尚书清节衣冠后,处士风流水石间。

寺官官小未朝参,红日半窗春睡酣。

为报邻鸡莫惊觉,更容残梦到江南。

君方扫雪收松子,我已开榛得茯苓。


为问何如插杨柳,明年飞絮作浮萍。

露宿泥行草棘中,十年春雨养髯龙。

如今尺五城南杜,欲问东坡学种松。

眼睛心地两虚圆,胁不沾床二十年。


谁信吾师非不睡,睡蛇已死得安眠。

眼前扰扰黑蚍蜉,口角霏霏白唾珠。


要识吾师无碍处,试将烧却看瞋无。

山行似觉鸟声殊,渐近神仙简寂居。


门外长溪容净足,山腰苦笋耿盘蔬。


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存拜斗馀。

人日滞留江上村,定知芳草怨王孙。


题诗寄远方挥翰,扶杖登高独出门。


柳色忍看成感叹,花前归思自飞翻。

山林瘴雾老难堪,归去中原茶亦甘。


有命谁怜终反北,无心却笑亦巢南。


蛮音惯习疑伧语,脾病萦缠带岭岚。

投章献策谩多谈,能雪冤忠死亦甘。

一片丹心天日下,数行清泪岭云南。

光荣归佩呈佳瑞,瘴疠幽居弄晚岚。

乘槎远引神仙客,万里清风上海涛。


回首不知沙界小,飘衣犹觉色尘高。


须弥有顶低垂日,兜率无根下戴鳌。

七年来往我何堪,又试曹溪一勺甘。


梦里似曾迁海外,醉中不觉到江南。


波生濯足鸣空涧,雾绕征衣滴翠岚。

暂著南冠不到头,却随北雁与归休。


平生不作兔三窟,今古何殊貉一丘。


当日无人送临贺,至今有庙祀潮州。

一篇泷吏可书绅,莫向长沮更问津。

老去常忧伴新鬼,归来且喜是陈人。

曾陪令尹苍髯古,又见郎君白发新。

森森画戟拥朱轮,坐咏梁公觉有神。


白傅闲游空诵句,拾遗穷老敢论亲。


东海莫怀疏受意,西风幸免庾公尘。

忆观沧海过东莱,日照三山迤逦开。


桂观飞楼凌雾起,仙幢宝盖拂天来。


不闻宫漏催晨箭,但觉檐阴转古槐。

眼花错莫鬓霜匀,病马羸骖只自尘。


奉引拾遗叨侍从,思归少傅羡朱陈。


衰年壮观空惊目,险韵清诗苦斗新。

入仗魂惊愧草莱,一声清跸九门开。


晖晖日傍金舆转,习习风从玉宇来。


流落生还真一芥,周章危立近三槐。

槐街绿暗雨初匀,瑞雾香风满后尘。


清庙幸同观济济,丰年喜复接陈陈。


雍容已餍天庖赐,俯伏初尝贡茗新。

胡靴短靿格粗疏,古雅无如此样殊。


妙手不劳盘作凤,轻身只欲化为凫。


魏风褊俭堪羞葛,楚客豪华可笑珠。

燕尾称呼理未便,剪裁云叶却天然。


无心只是青山物,覆顶宜归紫府仙。


转觉周家新样俗,未容陶令旧名传。

此生别袖几回麾,梦里黄州空自疑。


何处青山不堪老,当时明月巧相随。


穷通等是思家意,衰病难堪送客悲。

十年流落敢言归,鱼鸟江湖只自知。


岂意青天扫云雾,尽呼黄发寄安危。


风流吾子真前辈,人物他年记一时。

老翁山下玉渊回,手植青松三万栽。


父老得书知我在,小轩临水为君开。


试看一一龙蛇活,更听萧萧风雨哀。

当年入蜀叹空回,未见峨眉肯再来。


童子遥知颂襦裤,使君先已洗樽罍。


鹿头北望应逢雁,人日东郊尚有梅。

十二东秦比汉京,去年古寺共题名。


早衰怪我遽如许,苦学怜君太瘦生。


茅屋拟归田二顷,金丹终扫雪千茎。

挽袖推腰踏破绅,旧闻携手上天门。


相逢应觉声容似,欲话先惊岁月奔。


新学已皆从许子,诸生犹自畏何蕃。

纵饮谁能问挈壶,不知门外晓星疏。


绮罗胜事齐三阁,宾主谈锋敌两都。


榻畔烟花尝叹杜,海中童丱尚追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