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不见南山,依然已秋色。


悠哉川上行,复邀城中客。


木落山半空,川明潦尤积。

城西冷叟半忙闲,人道王阳得早还。


四望楼台皆我有,一原花竹住中间。


初无狗盗窥篱落,底事蛾眉失锁关。

君才陆海与潘江,句里芒寒万丈长。


雪碗冰瓯翻笔墨,锦机绣段出肝肠。


王家龙凤重英特,谢砌芝兰让耿光。

赠我新诗字字奇,一奁八百颗珠玑。


问侬佳句如何法,无法无盂也没衣。

桂林户掾旧能文,有弟抛家作道人。


诗似道人人似鹤,看来若个觅纤尘。

老枝横出数花新,谁寄寒斋雪夜春。


江路犹应有幽伴,只愁难得赏心人。

西湖居士寻诗处,今堕软红车马尘。


半树横枝空好在,只应无地觅高人。

一旦高辞将相权,身名从此庆双全。


人夸迹已风尘外,谁道心游日月边。


未许前贤专晚节,更将馀事发春妍。

越王城下水融融,此乐从今与众同。


满眼芰荷方永日,转头禾黍便西风。


湖光尽处天容阔,潮信来时海气通。

曈曈朝日出高岩,簌簌征衣曳晓岚。


□□向来孤旧意,林泉老去觉真贪。


凄凉烟火一百五,零落交游十二三。

几杖归来觅故岩,眼中犹记旧烟岚。


诗情自昔元无敌,世味而今更不贪。


默数流年欣望八,闲寻隐诀话存三。

几日春阴锁翠岩,忽惊飞盖度晴岚。


身轻似起烟霞痼,意适宁论禄位贪。


句法旧超常语六,年华今富达尊三。

重营旧馆喜初成,要共群贤听鹿鸣。


三爵何妨奠蘋藻,一编讵敢议明诚。


深源定自闲中得,妙用元从乐处生。

独树临孤岸,横枝放浅花。


不须烦驿使,正耐雪斜斜。

篱菊斑斑半吐黄,沜中又报紫萸香。


装成令节秋还晚,撩得高情老更狂。


载酒极知乖胜践,沾衣却免叹斜阳。

归来寂莫卧漳滨,梦想威容阻再亲。


绿野遥闻花欲语,赤书还喜雁来宾。


闲中有句人争诵,妙处无心物自春。

百年地辟有奇功,创见犹惊鹤发翁。


共喜安车迎国老,更传佳句走邮童。


闲来且看潮头入,乐事宁忧酒盏空。

不因辞吏役,那得解天刑。


故国重来远,寒山依旧青。


兴怀感陈迹,举目怆新亭。

年来年去为谁忙,三伏炎蒸忽变凉。


阅世谩劳心悁悁,怀人空得鬓苍苍。


诗篇眼界何终极,道学心期未遽央。

平湖渺空阔,积水暮生寒。


但见绿千顷,不知深几竿。


人间元迫隘,世路足艰难。

未识南湖景,遥欣二子游。


赏心并胜日,妙语逼清秋。


剩欲携书卷,相将买钓舟。

老去读书秋树根,山林儿女定谁尊。


偶缘送客来僧寺,却似披云卧石门。


物外只今成跌荡,人间何处不啾喧。

百适归来又一年,投身烽火戍楼边。


私忧自笑愚无策,制胜悬知国有贤。


北去燕然堪勒石,西来樊口看烧船。

风流追数建安年,谁遣朱轓并塞边。


举国向来儒服少,是邦端有大夫贤。


须公帷幄收长策,著我江湖刺钓船。

收敛经纶寄一麾,戏分风月与烟霏。


醉馀彩笔三千首,老去苍官四十围。


露菊漙秋催落帽,蜡花摧夜照更衣。

引手星辰逼太微,荡胸云物散空霏。


莫山好处青成案,秋月明时雪打围。


竹洗佳人千点泪,荷翻仙子六铢衣。

文质相乘徒野史,拔山塞海终军死。


早时妄作不朽计,掇拾馀疏自纲纪。


跳梁甃缺固无有,白首何堪堕牛李。

倒屣得小异,不言四时备。
遗我百明珠,书窗遽增气。


石盆丛秀转光辉,携挈衰慵绝尘世。

【其一】


七情万象强牢笼,妍秘安容刻画穷。


声欲宣心词体物,筛教盛水网罗风。


微茫未许言诠落,活泼终看捉搦空。

上林谏猎知才薄,尺组承恩愧命牵。


潢潦难滋沧海润,萤光空尽太阳前。


虚名滥接登龙士,野性宁忘种黍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