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蜀天常夜雨,江槛已朝晴。


叶润林塘密,衣干枕席清。


不堪祗老病,何得尚浮名。

野寺垂杨里,春畦乱水间。


美花多映竹,好鸟不归山。


城郭终何事,风尘岂驻颜。

此身飘泊苦西东,右臂偏枯半耳聋。


寂寂系舟双下泪,悠悠伏枕左书空。


十年蹴鞠将雏远,万里秋千习俗同。

旧与苏司业,兼随郑广文。


采花香泛泛,坐客醉纷纷。


野树歌还倚,秋砧醒却闻。

旧日重阳日,传杯不放杯。


即今蓬鬓改,但愧菊花开。


北阙心长恋,西江首独回。

之子时相见,邀人晚兴留。


霁潭鳣发发,春草鹿呦呦。


杜酒偏劳劝,张梨不外求。

出门日已远,不受徒旅欺。


骨肉恩岂断,男儿死无时。


走马脱辔头,手中挑青丝。

生意甘衰白,天涯正寂寥。


忽闻哀痛诏,又下圣明朝。


羽翼怀商老,文思忆帝尧。

欲作鱼梁云复湍,因惊四月雨声寒。


青溪先有蛟龙窟,竹石如山不敢安。

落叶春风起,高城烟雾开。


杂花分户映,娇燕入檐回。


一见能倾产,虚怀只爱才。

朝进东门营,暮上河阳桥。


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。


平沙列万幕,部伍各见招。

手种桃李非无主,野老墙低还似家。


恰似春风相欺得,夜来吹折数枝花。

灯影照无睡,心清闻妙香。


夜深殿突兀,风动金锒铛。


天黑闭春院,地清栖暗芳。

细软青丝履,光明白氎巾。


深藏供老宿,取用及吾身。


自顾转无趣,交情何尚新。

把烛成桥夜,回舟坐客时。


天高云去尽,江迥月来迟。


衰谢多扶病,招邀屡有期。

清风吹枕席,白露湿衣裳。


好是相亲夜,漏迟天气凉。

叶如裙色碧绡浅,花似芙蓉红粉轻。


若使此花兼解语,推囚御史定违程。

不明不暗胧胧月,不暖不寒慢慢风。

独卧空床好天气,平明闲事到心中。

嘉陵江曲曲江池,明月虽同人别离。


一宵光景潜相忆,两地阴晴远不知。


谁料江边怀我夜,正当池畔望君时。

商山阳城驿,中有叹者谁。


云是元监察,江陵谪去时。


忽见此驿名,良久涕欲垂。

厚地植桑麻,所要济生民。


生民理布帛,所求活一身。


身外充征赋,上以奉君亲。

世人求富贵,多为身嗜欲。


盛衰不自由,得失常相逐。


问君少年日,苦学将干禄。

病知心力减,老觉光阴速。


五十八归来,今年六十六。


鬓丝千万白,池草八九绿。

独眠客,夜夜可怜长寂寂。
就中今夜最愁人,凉月清风满床席。

鹿疑郑相终难辨,蝶化庄生讵可知。


假使如今不是梦,能长于梦几多时。

田园莽苍经春早,篱落萧条尽日风。


若问经过谈笑者,不过田舍白头翁。

池中此鹤鹤中稀,恐是辽东老令威。


带雪松枝翘膝胫,放花菱片缀毛衣。


低回且向林间宿,奋迅终须天外飞。

昨夜双钩败,今朝百草输。


关西狂小吏,惟喝绕床卢。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


何须琥珀方为枕,岂得真珠始是车。


运去不逢青海马,力穷难拔蜀山蛇。

月姊曾逢下彩蟾,倾城消息隔重帘。


已闻佩响知腰细,更辨弦声觉指纤。


暮雨自归山悄悄,秋河不动夜厌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