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羲之趁姿媚,鲁公尚气节。
黄家妙画兼数体,圜转之中有卓绝。
天涯明日一阳生,茅斋孤坐昼掩门。

缥缈危楼紫翠间,良辰乐事古难全。


感时怀旧独凄然。



璧月琼枝空夜夜,菊花人貌自年年。

灵隐前,天竺后,两涧春淙一灵鹫。


不知水从何处来,跳波赴壑如奔雷。



无情有意两莫测,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。

天风淅淅飞玉沙,诏恩归沐休早衙。


遥知清虚堂里雪,正似薝卜林中花。


出门自笑无所诣,呼酒持劝惟君家。

春花春月年年客。


怜春又怕春离别。


只为晓风愁。

酒醒池塘耿不眠,帐纹漠漠隔轻烟。


溪风到竹初疑雨,秋月如弓渐满弦。



残梦远经吹角戍,明河长亘衣天。

异县客游久,今年春事迟。


峭寒增酒价,微雨恼灯期。


老态人未觉,孤愁心自知。

愔愔四壁空,宛宛一室奥。


雨声静更闻,雨气深不到。


下帘设纸屏,篝火支药灶。

弊裘破帽发鬅鬙,宛似山房罢讲僧。


身病不禁连夜雨,家贫只挂旧年灯。


修椽柳外掀楼角,危槛云间露塔层。

飘零随处是生涯,断梗飞蓬但可嗟。


稚子欢迎先入梦,从兵结束待还家。


食眠屡失身多病,忧愧相乘发易华。

开年化日已舒长,渐见风和鸟变吭。


冒土萱芽抽嫩绿,拂桥柳色弄轻黄。


重温寿酒屠苏酽,探借春盘饼饵香。

祠事当行惧不任,未昏强卧拥孤衾。


三更自笑元无睡,万事从来忌有心。


檐角河倾秋耿耿,床头虫语夜愔愔。

护塞宁须右北平,拂云祠是受降城。


谁知此志成虚语,白首灯前听雁声。

匹马曾防玉塞秋,岂知八十老渔舟。


非无丈二殳堪请,只恐傍人笑白头。

萤度梧楸径,鸟鸣蒲苇洲。


宁知八十老,又见一年秋。


贺监称狂客,刘伶赠醉侯。

少年喜追随,老大厌諠哗。


惭愧二三子,邀我行看花。


花开岂不好,时节亦云嘉。

玉霜生穗也。
渺洲云翠痕,雁绳低也。
层帘四垂也。

江宽风紧折绵寒,滩多岸少上水船。


市何曾远船不近,意已先到灯明边。


夜投古寺冲泥入,湿薪烧作虫声泣。

春到东园恰□□,腊前闻已破南枝。


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旦元□□□诗。

东园把酒问东皇,何事梅花压众芳。


和靖当年一题品,到今几载句犹香。

谁占百花头上魁,花神推许□□□。


东园春信知多少,今日喜晴拚一来。

儿牵黄犊父担犁,社鼓迎神簇纸旗。


不是丰年那得此,今春大胜去春时。

偶看红梅到小园,凭栏送眼过前村。


山头茅屋隔孤树,篱外行人出半身。

一春今岁两中和,信道韶华定较多。


二月半头花已尽,脱空日月退还他。

捣蓝作雨两宵倾,生怕难乾急放晴。


一路东皇新晒染,桑黄麦绿小枫青。

单车一节又行春,敢为观风惜病身。


只是担头无櫑子,枉教唤作踏青人。

出了长干过了桥,纸钱风里树萧骚。


若无六代英雄骨,牛首诸山肯尔高。

绵山恨骨已寒灰,尽禁厨烟肯更回。


老病不禁馊食冷,杏花饧粥汤将来。

头上高垂碧玉盆,谁将漂絮尚残痕。


青天幸自秋江样,须惹三丝两缕云。

岭花袍紫不知名,涧草茸青取次生。


便是常州草虫本,只无蚱蜢与蜻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