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天从飞锡到銮坡,几度华亭梦里过。
琪树俨然窥色相,浮屠依旧枕名阿。
香销石鼎尘留榻,云静松窗鸟自歌。

遥望九华峰,诚然是九华。


苍颜耐风雪,奇态灿云霞。


曜日凝成锦,凌霄增壁崖。

老鹤风姿异,衰翁诗思深。


素毛如我鬓,丹顶似君心。


松际雪相映,鸡群尘不侵。

悠悠马上困思茶,休歇僧房到日斜。


殿背无人绿钱满,小盆零落珊瑚花。

半阖朱门见绿苔,幽花仍傍小山开。


剑南七月暑未退,明日更携棋簟来。

花里藏仙宅,帘边驻客舟。


浦涵沧海润,云接洞庭秋。


草木山山秀,阑干处处幽。

故物一已尽,嗟此岁年深。


野桃自着花,荒棘自生针。


芊芊谷水阳,郁郁昆山阴。

自古世上雄,慷慨擅功名。


当时岂有力,能使死者生。


三女共一丘,此憾亦难平。

玉人生此山,山亦传此名。


崖风与穴水,清越有馀声。


悲哉世所珍,一出受攲倾。

巨川非一源,源亦在众流。


此谷乃清浅,松江能覆舟。


虫鱼何所知,上下相沉浮。

野人非昔人,亦复水上居。


纷纷水中游,岂是昔时鱼。


吹波浮还没,竞食糟糠馀。

柘林著湖山,菱叶蔓湖滨。


秦女亦何事,能为此湖神。


年年赛鸡豚,渔子自知津。

穆王得八骏,万事得期修。


茫茫万载间,复此好远游。


车轮与马迹,此地亦尝留。

吴王好射虎,但射不操戈。


匹马掠广场,万兵助遮罗。


时平事非昔,此地桑麻多。

神泉冽冰霜,高穴与云平。


空山渟千秋,不出呜咽声。


山风吹更寒,山月相与清。

寥寥湖上亭,不见野王居。


平林岂旧物,岁晚空扶疏。


自古圣贤人,邑国皆丘墟。

丹楹刻桷上峥嵘,表里江山路眼平。


晓日成霞张锦绮,青林多露缀珠缨。


人如旋磨观群蚁,田似围棋据一枰。

华亭高处接诸天,松柏阴森滴笕泉。


玄默拟寻方外侣,清狂仍共饮中仙。


茅容避雨山边店,宗悫乘风海上船。

宝地香风吹雨花,林公分送子云家。


玄亭丈室同岑寂,相望白牛山月斜。

云房迁雨榻,枕席籍盆罂。


似向东林宿,莲花滴漏声。

滞雨苍山夜,停灯伴独愁。


诘朝明镜里,华鬓䬃先秋。

天风与海水,鸣籁隔山闻。


半夜衣裳湿,清朝树树云。

花树高于屋,红霞夜照人。


声声枝上鸟,也似惜余春。

方自华峰下,何劳更望华。


山僧援故事,要我到渠家。


自谓游已至,那知望转佳。

秦帝观沧海,劳人何得修。


石桥虹霓断,驰道鹿麋游。


车辙久已没,马迹亦无留。

吴王葬三女,因留此冈名。


已化被粲质,合有兰蕙生。


婵娟夜月照,晻蔼朝雾平。

陆氏几世祖,葬此生令名。


犹如产美璞,遂尔传嘉声。


寒岩畜奇秀,源水日东倾。

我思陆平原,废宅荒草深。


才高乃速祸,事往不可箴。


饥乌噪树颠,野鼠窟庭阴。

断岸三百里,萦带松江流。


深非桃花源,自有渔者舟。


闲意见水鸟,日共泛觥筹。

来观瑁湖水,乃是陆生居。


春塘草几变,谁脍此中鱼。


莫容科斗应,亦有鲁王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