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欲识当年杜伯升,飘然云水一孤僧。


若教俯首随缰锁,料得如今似我能。

来往三吴一梦间,故人半作冢累然。


独依旧社传真法,要与遗民度厄年。


赵叟近闻还印绶,竺翁先已反林泉。

今年粳稻熟苦迟,庶见霜风来几时。


霜风来时雨如泻,杷头出菌镰生衣。


眼枯泪尽雨不尽,忍见黄穗卧青泥。

莫避春阴上马迟,春来未有不阴时。


人情展转闲中看,客路崎岖倦后知。



梅似雪,柳如丝,试听别语慰相思。

酒群花队,攀得短辕折。


谁怜故山归梦,千里莼羹滑。


便整松江一棹,点检能言鸭。

渭北离乡客,江南守土臣。


涉途初改月,入境已经旬。


甲郡标天下,环封极海滨。

吴中好风景,八月如三月。


水荇叶仍香,木莲花未歇。


海天微雨散,江郭纤埃灭。

为忆娃宫与虎丘,玩君新作不能休。


蜀笺写出篇篇好,吴调吟时句句愁。


洛下林园终共住,江南风月会重游。

新诗传咏忽纷纷,楚老吴娃耳遍闻。


尽解呼为好才子,不知官是上将军。


辞人命薄多无位,战将功高少有文。

千钱得斗米,一斛当万钱。


嗟汝蚩蚩民,何恃以自全。


我欲告父老,食为汝之天。

秋夜挑灯读楚辞,昔人句句不吾欺。


更堪临水登山处,正是浮家泛宅时。


巴酒不能消客恨,蜀巫空解报归期。

长洲苑外草萧萧,却算游程岁月遥。


唯有别时今不忘,暮烟秋雨过枫桥。

归心不可夺,千里故园春。


及见市朝事,却思江海人。


烟波方得伴,松月定为邻。

吴中绝技:陆子冈之治玉,鲍天成之治犀,周柱之治嵌镶,赵良璧之治梳,朱碧山之治金银,马勋、荷叶李之治扇,张寄修之治琴,范昆白之治三弦子,俱可上下百年保无敌手。


但其良工苦心,亦技艺之能事。
至其厚薄深浅,浓淡疏密,适与后世赏鉴家之心力、目力针芥相投,是岂工匠之所能办乎?


盖技也而进乎道矣。

瓜步寒潮送客,杨柳暮雨沾衣。


故山南望何处,秋草连天独归。

一雁飞吴天,羁人伤暮律。


松江风袅袅,波上片帆疾。


木落姑苏台,霜收洞庭橘。

九街头,正软尘润酥,雪销残溜。
禊赏祗园,花艳云阴笼昼。
层梯峭空麝散,拥凌波、萦翠袖。

久雨得晴唯恐迟,既晴求雨来何时。

今年舟楫委平地,去年蓑笠为裳衣。

不知天公谁怨怒,弃置下土尘与泥。

手种湖边花百亩,东风日夜催归去。


当年辛苦种花时,不道白头犹未归。


君如肯过城南陌,但向水云红处觅。

送春蒙雨涨蘋滩,荷叶田田柳絮阑。


想见垂虹三万顷,拍天湖水钓丝寒。

斗野丰年屡,吴台乐事并。


酒垆先叠鼓,灯市蚤投琼。


价喜膏油贱,祥占雨雪晴。

粟囊聊复寄三餐,埋没缁尘懒濯冠。


红紫百般纷过眼,乡山岁晚自苍官。

几多蝼蚁与王侯,往古来今共一丘。


遮莫功名掀宇宙,百年两角寄蜗牛。

知从了义透音闻,古井无波岂更浑。


便好一坑埋众妙,何须六结解诸根。

懒不看书似姓边,梦魂飞绕白鸥前。


须知席帽冲尘出,不似篷窗听雨眠。

暮林栖鸟各深枝,燕子知巢触幔飞。


倘有三椽今已去,不关五斗解忘归。

官居门巷果园西,桃李成蹊杏压枝。


如许年芳忙里过,斩新今日试题诗。

金鹤飞来尺素通,新诗字字挟光风。


三年湖海关心处,都在先生句子中。

望见家山意欲飞,古来燕晋一沾衣。


回思客路岂非梦,乍听乡音真是归。


新事略从年少问,故人差觉坐中稀。

龙综缫冰茧,鱼文镂玉英。


雨丝风外绉,云网日边明。


叠晕重重见,分光面面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