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手种堂前桃李,无限绿阴青子。


帘外百舌儿,惊起五更春睡。


居士,居士,莫忘小桥流水。

淙淙三峡水,浩浩万顷陂。


未如新塘上,微风动涟漪。


小萍加泛泛,初蒲正离离。

亭亭紫薇花,向我如有意。


高烟晚溟蒙,清露晨点缀。


岂无阳春月,所得时节异。

树底蒲团禅老家,高僧倚坐日西斜。


有人试问西来事,无处安排玉如意。


方者风幡动不同,不道风幡境亦空。

沈水衣笼白玉苗,不蒙湔拂苦无聊。


烦君斫取西庄柳,扶起春风十万条。

似痴如醉弱还佳,露压风欺分外斜。


谁道花无红十日,紫薇长放半年花。

晴霞艳艳覆檐牙,绛雪霏霏点砌沙。


莫管身非香案吏,也移床对紫薇花。

拣得疏花折得回,银瓶冰水养教开。


忽然灯下数枝影,唤作窗间一树梅。


岁律又残还见此,我头自白不须催。

绝艳元非著粉团,真香亦不在须端。


何曾天上冰玉质,却怕人间霜雪寒。


枝似去年仍转瘦,花于来岁定谁看。

随意行穿翠筱林,暗香撩我独关心。


遥看小朵不胜好,走近寒梢无处寻。


未吐谁知肤底雪,半开犹护蕊头金。

梅边春意未全回,淡日微风暗里催。


近水数株殊小在,一梢双朵忽齐开。


生愁落去轻轻折,不怕清寒得得来。

今年元日不孤来,带领新春一并回。


夜雨初添石渠水,东风先入道山梅。


不妨数朵且微破,未要十分都尽开。

露揉雨渍柳方浓,日晒风曛杏政烘。


只有海棠非旋染,粟来大小便鲜红。

君家大桧长百尺,根如车轮身弦直。


壮夫连臂不能抱,孤鹤高飞直上立。


狂风动地舞枝干,大雪翻空洗颜色。

白玉堂前绿绮疏。
烛残歌罢困相扶。
问人春思肯浓无。

凌波仙子静中芳,也带酣红学醉妆。


有意十分开晓露,无情一饷敛斜阳。


泥根玉雪元无染,风叶青葱亦自香。

蜡红枝上粉红云,日丽烟浓看不真。


浩荡光风无畔岸,如何锁得杏园春。

山容花意各翔空,题作凌霄第一峰。


门外轮蹄尘扑地,呼来借与一枝筇。

血色凡花太俗生,花工新意染秋英。


袍红太重鞓红浅,画不能摹句写成。

方池留水胜埋盆,露入莲腮沁粉痕。


铃索无声人不到,小禽飞入闹荷根。

天风摇曳宝花垂,花下仙人住翠微。


一夜新枝香焙暖,旋薰金缕绿罗衣。

官忙风月镇长闲,开遍香红酒尚寒。


若要与花相领略,千岩随分有阑干。

欲询往事奈无言,六十年来托此根。


香暖几飘袁虎扇,格高常对孔融樽。


曾忧世乱阴难合,且喜春残色上存。

堂下一匹郑虔马,栏边两株安石榴。


但能有酒邀佳客,亦任狂花落素瓯。


侍女红裙无好色,主人白发自侵头。

平昔殷勤向物华,谁知憔悴客天涯。


双桃栽罢还惆怅,忆得淮阳旧种花。

妙手能移造化功,壶中幻出九华峰。


山虽云小能栖凤,水不求深贵有龙。


事纪淮南千古胜,记成嘉泰八年冬。

白榆星底开红甲,珠树宫中长紫霄。


丹彩结心才辨质,碧枝抽叶乍成条。


羽衣道士偷玄圃,金简真人护玉苗。

春色今年贲古台,东风续续见桃梅。


秾华莫惜三杯赏,寂寞原非一日培。


我有好怀随物遣,花于老眼尽情开。

雨渍身如漆,苔侵面若蓝。


问时都不语,应是忆扶南。

紫藓装花帽,红藤缠臂㡚。
㡚被谁留断拍,长舞不教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