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刘生隐岳阳,心远洞庭水。


偃帆入山郭,一宿楚云里。


竹映秋馆深,月寒江风起。

至乐山中,嘉木之樾。
有人天游,风云为马,鸥鹭为舟。


有诗客李发,字之曰清闲处士。

河阳军节度、御史大夫乌公,为节度之三月,求士于从事之贤者。
有荐石先生者。
公曰:“先生何如?”曰:“先生居嵩、邙、瀍、谷之间,冬一裘,夏一葛,食朝夕,饭一盂,蔬一盘。

伯乐一过冀北之野,而马群遂空。
夫冀北马多天下。
伯乐虽善知马,安能空其郡邪?解之者曰:“吾所谓空,非无马也,无良马也。

长把种树书,人云避世士。


忽骑将军马,自号报恩子。


风云入壮怀,泉石别幽耳。

郭南处士宅,门外罗群峰。


胜概忽相引,春华今正浓。


山厨竹里爨,野碓藤间舂。

风暖日暾暾,黄鹂飞近村。


花明潘子县,柳暗陶公门。


药碗摇山影,鱼竿带水痕。

先生近南郭,茅屋临东川。


桑叶隐村户,芦花映钓船。


有时著书暇,尽日窗中眠。

旧居缑山下,偏识缑山云。


处士久不还,见云如见君。


别来逾十秋,兵马日纷纷。

谁于物外见文雄,一夕新思满桂丛。


甫里玄谈高洛下,干原文笔擅江东。


芙蕖合载中山曲,杨柳应同慧挠风。

我不如森森千丈松,我不如濯濯春月柳。
髯疏鬓秃已雪霜,皮皱肉皴真老丑。


叶生画时颜尚朱,王生画时骨更臞。

却到歌吟地,闲门草色中。


百年流水尽,万事落花空。


繐帐扃秋月,诗楼锁夜虫。

一簇林亭返照间,门当官道不曾关。


花深远岸黄莺闹,雨急春塘白鹭闲。


载酒客寻吴苑寺,倚楼僧看洞庭山。

峨嵋山下能琴客,似醉似狂人不测。


何须见我眼偏青,未见我身头已白。


茫茫四海本无家,一片愁云扬秋碧。

遽看蓂叶尽,坐阙芳年赏。


赖此林下期,清风涤烦想。


始萌动新煦,佳禽发幽响。

遗民爱精舍,乘犊入青山。


来署高阳里,不遇白衣还。


礼贤方化俗,闻风自款关。

挂缨守贫贱,积雪卧郊园。


叔父亲降趾,壶觞携到门。


高斋乐宴罢,清夜道心存。

杜门成白首,湖上寄生涯。


秋草芜三径,寒塘独一家。


鸟归村落尽,水向县城斜。

山阴好云物,此去又春风。


越鸟闻花里,曹娥想镜中。


小江潮易满,万井水皆通。

白首此为渔,青山对结庐。


问人寻野笋,留客馈家蔬。


古柳依沙发,春苗带雨锄。

闲田北川下,静者去躬耕。


万里空江菼,孤舟过郢城。


种荷依野水,移柳待山莺。

陵阳不可见,独往复如何。


旧邑云山里,扁舟来去过。


鸟声春谷静,草色太湖多。

今朝纵目玩芳菲,夹缬笼裙绣地衣。


满袖满头兼手把,教人识是看花归。

低头久立向蔷薇,爱似零陵香惹衣。


何事碧溪孙处士,百劳东去燕西飞。

涉水更登陆,所向皆清真。


寒草不藏径,灵峰知有人。


悠哉炼金客,独与烟霞亲。

候潮门外王居士,平昔交游遍海涯。


本种杉松为老计,晚将亭榭付邻家。


为生有道终安隐,好事来游空叹嗟。

君为东蒙客,往来东蒙畔。
云卧临峄阳,山行穷日观。


少年词赋皆可听,秀眉白面风清泠。

有人家住清河源,渡河问我游梁园。


手持道经注已毕,心知内篇口不言。


卢门十年见秋草,此心惆怅谁能道。

耕地桑柘间,地肥菜常熟。


为问葵藿资,何如庙堂肉。

畴昔翁才比太师,固应生女作门楣。


人间似梦风旌出,佛子何之宰树悲。


五百裞金空穗帐,三千车乘忽荒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