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窗白星汉曙,窗暖灯火馀。


坐卷朱里幕,看封紫泥书。


窅窅钟漏尽,曈曈霞景初。

老眼无眠觉夜长,揽衣不复待窗光。


明星渐淡避初日,秋露已浓生晓凉。


出草幽花红紫杂,穿林啼鸟去来忙。

客中睡眠少,常以鸡鸣兴。


新炭炽宿火,膏油续残灯。


焚香倚蒲团,外静中已凝。

闲居无一事,睡少自夙兴。


空庭翠雾合,高树红日升。


曳杖绕四廊,悄然不逢僧。

忧患熏心少睡眠,鸡号窗白一欣然。


道旁岁晚貂裘弊,灯下书成铁砚穿。


杜老惯听儿索饭,郑公何啻客无毡。

病后精神殊未减,披衣每起待晨鸡。


爱书不厌如平壑,戒酒新严似筑堤。


莫叹茅茨常局促,犹胜簿领苦沈迷。

青灯黄卷拥篝炉,残发垂蓬未暇梳。


略似诸生勤夜课,绝胜小吏迫晨趋。


鸡声喔喔寒犹力,月影离离淡欲无。

朝阳淡淡挂窗棂,桐叶无风忽自零。


不复扶头倾白堕,但知临目养黄宁。


新蔬带露来幽圃,修绠飞泉洒广庭。

草堂风雨少睡眠,骨冷始觉非壮年。


水鸟长鸣声戛然,庭中栖鸦亦已翩。


老人清饿如龟蝉,起坐甚爱小窗妍。

喔喔老鸡催落月,丁丁残漏伴斜河。


一杯淡粥寒灯下,还与山僧不校多。

夙兴短蓬发,幽步豁烦襟。


翠碧停阑角,黧黄语柳阴。


书残频补缉,琴废细追寻。

幽梦回千里,高城转五更。


窗虚送月落,竹动喜风生。


自笑行安往,犹思坐待明。

钟已楼头动,灯犹帐外残。


霜浓愁枕冷,病起觉衣宽。


鹤怨凭谁解,鸥盟恐已寒。

嗜酒狂无敌,居家懒有馀。


苦寒愁手版,美睡付肩舆。


觅句吟哦惯,逢人省识疏。

暑逐池莲尽,寒随塞雁来。


衣裘虽得暖,狐貉正相哀。


僧汲辘轳晓,车鸣关锁开。

风烈僧鱼响,霜严郡角悲。


短童疲洒扫,落叶故纷披。


水冻食鲑少,瓮寒浮蚁迟。

瓜蔓已除垄,苔痕犹上墙。


蓬蒿贪雨露,松竹见冰霜。


卷幔天垂斗,披衣日在房。

村里无铜漏,金鸡管杀更。


百声犹未晓,却等第三声。

觉后难重睡,醉馀还独醒。


东窗不肯白,挑尽一灯青。

归途未信欲斜阳,只怪行人影转长。


松寿已高犹绿发,枫年方少更红裳。


秋光便是天金谷,画本偷归我锦囊。

吹灯览镜又匆匆,乌帽新时白鬓空。


残月忙追晓星上,飞霜先到轿窗中。


如何五鼓寒十倍,不肯半分饶一翁。

美哉木枕与菅席,无耐当兴戴朝帻。


巷南巷北闻锻声,舍后舍前唯月色。


事国无功端未去,竹舆伊鸦犹昨日。

五更风摇白竹扉,整冠上马不可迟。


三家陂口鸡喔喔,早于昨日朝天时。


行云弄月翳复吐,林间明灭光景奇。

晓参横没月沉烟,寺鼓军刀隐隐连。


初暖欲归池中地,剩寒犹属陇梅天。


遥帷曙气春篝烛,病榻邪风袭贡绵。

晨起浴倍佳,爽疏洞肤发。


灵芜郁宝鼎,清忱睇天阙。


三十六帝座,一一神远谒。

霜池微带月痕斜,风竹声如撒细沙。


坐到晓窗尤可爱,只愁烘损腊梅花。

宴安毒于鸩,嗜睡真成蛇。


揽衣待明发,是味岂不佳。


天宇自澄穆,群嚣肃无哗。

梦惊单枕拂霜毛,月影初低烛影高。
枝上万禽犹寂寂,寒鸡何事独三号。
戍城官柝应营笳,愁枕无眠感曙鸦。
料峭风头犹助冻,苍凉天角欲成霞。
离离弈局残星坠,脉脉刀环片月斜。
整冠宵灯微,鸡声声邻树。
出门霜盈瓦,理棹月在路。
苍茫露巍城,泱漭翻群羽。